课堂成“私塾”,人人会背《三字经》
庙廊小学国学进校园,经典进课堂,浸润孩子一生
2018年05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逢放学时,孩子们以背诵《弟子规》取代“一二一”口号。 本报记者 梁越 摄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国学经典,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为了丰富学校的人文底蕴,启迪学生的智慧,太平街道庙廊小学自2015年起开设了诵读经典国学课程,打造国学文化墙,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通过系列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断提升孩子儒雅的气质,浸润孩子一生!
  本报记者 梁越
通讯员 侯友海 闫焕英

让每块墙说话
营造国学氛围

  学校的外在形象是校园环境文化的体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校园环境文化的影响。走进太平街道庙廊小学,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醒目的展板,“国学启迪智慧,经典奠定人生”为办学理念,“博学睿智,传承文化”为校训。
  再看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长廊,《三字经》《弟子规》图解、经典古诗词、成语、历史故事、名家书法、国画作品……分布在走廊内、墙壁上,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题材贴近学生,文化气息浓郁。
  同时,庙廊小学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做到让“墙壁说话”,让“每一面墙”成为“无声的导师”,寓传统经典文化于极富内涵的校园文化环境之中,让有限的环境凸显出浓郁的“六艺”文化氛围。
  一幅幅栩栩如生、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引得学生们驻足观看,“原来四大名著都讲了这些故事”“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我们要孝敬父母!”……学生们看完文化墙纷纷发出感慨。
开设校本课程
打造国学课堂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为此,庙廊小学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把《经典国学读本》作为校本课程,并在每周的语文课中安排1节的经典诵读课或阅读拓展课。
  考虑到一到六年级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学校决定一二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三四年级诵读《论语》,五六年级诵读《大学》,学校教导处还制定了学习计划,建立了国学档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天清晨,教室内总传出这样稚嫩的声音,快慢不一的语速、大相径庭的腔调以及姿势各异的摇头晃脑,配上小学生特有的嗓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所古代的私塾学堂。
  大课间融入国学诵读,每天放学时,学生们也不再闲谈或喊单调的“一二一”,取而代之的便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孩子们伴随着朗朗的诵读声在阳光下迈着轻盈的步伐时,他们脸上露出别样的笑容,或许是国学的阳光照射到孩子们的心里。
开展系列活动
启迪学生智慧

  为了加深学生对经典国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学校举办了系列活动。“文明礼仪第一课”是新学期礼仪教育手段,学校通过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手拉手、一帮一等系列活动,加强了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
  同时,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学校还举行“弘扬经典,传承文化”国学诵读活动,不定期安排国学讲座、古诗词联诵、经典诵读比赛、24孝故事比赛、字谜竞猜、汉字文化知识讲座等活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诵读古诗文,越来越认同、喜欢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与日俱增,学生的识字量、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提高,这也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一步加深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转化为日常的行为习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久而久之,在国学文化的耳濡目染下,学生更加有礼貌、更加孝顺长辈了,一系列改变让父母感到欣慰,不少家长在孩子的带动下也开始研读国学经典著作,亲子关系更为融洽,家庭更加和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后,太平街道庙廊小学还将邀请专业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更系统地编写教材,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让中华民族悠长的历史沉淀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