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铁首列车亮相范村基地
历时480天正式“到货”,R1线2019年元旦通车
2018年05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地铁R1号线首列车揭开“红盖头”。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本报5月17日讯(记者 赵夏晔 魏新丽) 5月17日上午9点16分,济南市轨道交通R1号线首列车接车仪式在范村车辆基地顺利举行,标志着轨道交通R1线距离2019年元旦通车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接下来的联调联试和试运行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济南市轨道交通R1号线车辆从招标采购到正式抵济,历时480余天。车辆采用B2型电动客车,车辆每列4节编组,额定载客量960人,平均运行速度将达到45千米/时,高于一般地铁线路35千米/时的运行速度,跑完全程仅需半个多小时。
  R1线车辆具有“安全、美观、舒适、耐用、易维护”的特点。车辆设计美观舒适,选用济南市市花“荷花”作为外观造型设计的设计主题,头灯设计形似一瓣荷花以刻画车辆头灯聚气凝神的视觉特性,车辆前端造型特征线、头灯、侧面美工一体化设计,白色与丁香紫色搭配洁净、明亮,给人清新、明快的视觉感受。
  车辆玻璃钢座椅采用浅色搭配,在符合人机工程设计原则的前提下,为提升乘坐舒适度,客室座椅宽度由常用的430毫米扩大至450毫米;针对车辆大部分为地面高架线运营情况,客室侧窗由国内常见的1400毫米扩大至1600毫米,提高车辆通透性;车辆还具有绿色节能的特点,列车采用变频式冷暖空调,能效比可达2.3以上;列车内部全部采用LED照明,并可根据外部光照条件自动调节亮度。车辆也十分耐用,车辆结构设计寿命为不少于30年。此外,车辆还具有易维护的特性,停车列检库覆盖无线网,列车回库后,可通过该无线网将列车故障、事件记录等数据自动或手动发送到地面服务器,可节省大量登车作业时间。
  车辆设计、生产过程中,对质量把控有严格的要求,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专门聘请车辆第三方监造人员与集团内部车辆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监造团队,参与车辆整个设计、生产、调试、验收阶段,严控质量和进度管理。车辆到达范村车辆基地后,即将开始紧张的调试工作,涵盖了到货检查、静调、动调、列车上线冷热滑、列车上正线5000公里试运行,以及一系列整改工作和最后预验收工作,保证车辆设计生产满足运营需求。首列车到来后,剩余的23列车也将陆续到达。
  R1线南起工研院站,途经长清区、市中区、槐荫区,北至演马站,全长26.1公里。目前全线11座车站全部完成主体结构施工,2018年4月20日成功实现全线贯通,计划今年7月实现“轨通”,8月实现“电通”,10月启动机电设备联调联试工作,2019年元旦通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