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跑六趟还没完成注册
济南离“店小二”式服务还有多远?
2018年06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刘雅菲) 17日,济南“直面问题·践行承诺”开问,历城区和高新区上线接受问政。其中,有多个问题都涉及到济南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济南出台了多项有关人才的补贴政策,在政策出台之后,这些政策的执行情况更为重要。在电视问政中,厂址位于历城区的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反映,自己公司引进了四名紧缺人才,去年为他们申请了每人每年2万元的补贴,今年又让申报2018年的,据济南重工总经理助理介绍,别的区已经有发放的了,但是2017年的补贴到现在还没有发放到位。
  滨州的刘先生反映的同样是济南的营商环境问题,5月17日,他来到高新区注册服务中心,查询了自己两家公司注册的情况,结果是两个都被退回了,工作人员表示,退回的原因说是行业表述不规范,文化发展公司和健康管理公司从去年7月份开始就不能注册了。可是经过刘先生的查询,发现5月3日刚批了一个健康管理公司。
  为何别人的能批自己的不能批呢?在拨打市民服务热线后,一位工作人员给刘先生回电话,表示他得跟省局联系,让省局给打个招呼就可以办,可是省局表示并没有这个规定。刘先生本来打算在济南注册六家公司,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只注册了四家,另外两家跑了六趟也没办成。在他办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部门并没有首问负责制,办事也拖沓,打击了他的投资热情。
  对于这一问题,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白秋生表示,刘先生提到的跑了六次,和济南市提出的“十最”营商环境要求最多跑一趟差距很大。“我们在企业注册、手续办理方面,还有很多不到位,让企业多跑腿,这是我们的差距所在。”
  白秋生表示,对于文化公司和健康管理公司手续办理需要的前置条件,高新区市场管理局会再次了解。而刘先生提到工作人员告诉他需要跟有关人员打招呼,“我认为从正常的工作程序来看,如果需要省级前置审批,这就是不正常现象。属于作风问题,具体的问题还要具体落实。”
  对于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反映的人才补贴问题,历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科表示,补贴由市财政发放,应该是今年8月份开始。既然已经有别的区发放了,历城区应该反思。市里已经有政策,区里是不是应该先垫资,之后再与市财政结算。所以还是反映出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还有欠缺。“回去之后将马上和企业联系,解决这个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