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有升有降”才会让市民更有获得感
2018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8月19日,记者从济南市发改委获悉,为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及停车难等问题,拟对机动车停放收费标准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调整内容包括,济南市区拟划分为四类停车区域,分别为核心区和一、二、三类区。收费标准按照中心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白天高于夜间的原则制定。目前,收费标准及相关政策正通过济南市发改委网站公开征求民意。
  济南曾被有关机构评为交通最为拥堵的城市,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教授陆化普表示,济南市城市中心区一半的交通拥堵是找停车位造成的。可见,最大限度地解决停车难问题,才能最大化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的政策,是有关部门利用价格杠杆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及停车难等问题的有益尝试。
  据了解,济南市现行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主要是1999年制定的,收费标准为白天时间段2元/小时/辆,夜间为5元/次/辆,如果新的收费标准得到推广。济南市核心区域白天时间段的停车收费标准将变为10元/小时。有人算了一笔账,停车收费若是按照新标准,停车5小时就是50元,10小时就是100元,于是便有许多人高呼“停不起车了”!
  其实这正是政策想要达到的效果,通过提高停车费的手段,可以缓解机动车进入中心城区的比例和时长。既然停车费变高,市民上班、购物时就会少开车甚至不开车。停车费若是太便宜,可能有些人因为“不差钱”,动辄将车放在停车位里,一放就是大半天,这种现象不可助长。
  不过大家也别指望,一差别收费了,就不堵车了,交通拥堵是个综合征,仅仅靠差别化收费,是解决不了的,这种“病”需要用“组合拳”来治。
  有许多网友说,即使停车费上涨也要开车,原因是“没有公交”“公交车少”。尽管济南是省会城市,公交等公共交通资源相对发达,然而,其公共交通发达的区域也是以核心城区为主。在济南市区周边,还有很多位置相对偏僻的区域并未完全被公交覆盖,而这些地区,居住着数量可观的需要前往核心城区工作的人员,开车是他们前往核心城区的主要方式,调高停车费之后,他们的出行问题,需要有关部门认真思量。
  北京也曾在数年前出台过调高停车费的政策,但是,北京在调高中心城区停车费的同时,还调低了公交、地铁的票价,将“公交4角、地铁2元”的统一票价标准执行了数年,并在偏远大型居住区的地铁站附近建设价格低廉的“P+R”停车场,鼓励郊区市民开车换乘地铁进入中心城区。这种“有升有降”的经验,值得济南借鉴。
  随着城市中心区域资源日趋紧张、拥堵不断加剧,提高核心城区停车收费标准并非不可取,但是在此之前,相关部门先要把市民为什么“不愿绿色出行”的问题解决了,做到“有升有降”,再配以价格杠杆进行调节,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成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