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少年成长之路
东昌府区法院提升未成年人审判工作
2018年08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8月28日讯(记者 李怀磊 通讯员 朱晓睿) 为持续提升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始终将“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贯穿青少年司法工作始终,积极探索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方式,帮助犯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为他们融入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针对未成年被告人年龄小、生理心理尚不成熟等特点,该院改变传统的审判方式,采用“圆桌审判”的审理方式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营造出较为宽松平和的法庭气氛,最大限度消除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同时不断建立完善由共青团、妇联和教育局等部门人员参加的特邀人民陪审员制度,指派经验丰富的法官主审,送达起诉书时与未成年犯进行“零距离”沟通,了解其犯罪心理及目的,为其提供心理咨询,疏导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使其正确认识罪行、真心悔过,更好地参加庭审,从而杜绝滋生对抗心理而致“破罐破摔”悲剧的发生。
  少审法官还同公诉人、辩护人密切配合,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前途教育,鼓励他们认罪服法,认真改造。庭审结束后,安排未成年被告人同亲属、老师等进行交谈,以师生之情、亲属之情,教育和感化少年被告人。另外,建立“送法进校园”长效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少审法官深入到学校进行法制辅导、赠送法律书籍、举办法制讲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