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癌友共听“抗癌公开课”
第三届齐鲁抗癌公益讲座上周末省中医开讲,“免疫治疗”成新主题
2018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9月11日讯 (记者 孔雨童 实习生 王孜一 杨舒涵 赵晓昕 王晓田) 当肿瘤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高发病,在医学专家不断通过努力将它的疗效提升的同时,患者和家属该掌握什么样的抗癌知识和正确理念呢?上周末,由齐鲁晚报联合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举办的第三届齐鲁抗癌公益讲座在山东省中医院礼堂开讲,来自省内外不同领域的肿瘤专家走出诊室、走上讲台,跟到场的数百名癌友有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跟以往本报举办的抗癌公益讲座多涉及不同瘤种的治疗,以及以“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四大基础治疗方式不同,本次讲座首次将“免疫治疗”这一比较新的专题搬上“大众讲堂”。
  市民秦先生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本报的抗癌公益讲座,“我是个抗癌八年的老病友了,之前在307医院接受过免疫治疗的入组实验,用的就是免疫药PD-1,这次能在身边听到这样详细又通俗的讲座,非常有用。”当日,有省内各地的患者赶到济南听课,潍坊市民刘女士早晨4点坐火车到达济南,就马不停蹄赶到现场早早等待。
  除了免疫的“新主题”,专家们也针对患者群体的需求制定了“贴心”的课程。我省著名影像学专家、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特聘专家柳澄教授将《肿瘤患者治疗康复期该如何检查》的课件反复修改,“给患者讲肯定跟给医生们讲不一样,要能听懂,我今早上起来还又修改了一遍”;远道而来的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俞小平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将“肿瘤患者出院后该怎么办”的课题娓娓道来;山东省名中医匡建民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开篇,给患者阐述了抗癌的理念及方法,离开会场后还有患者追上去交流。
  此外,针对现场患者提出的问题,专家们也一对一进行了耐心解答和咨询,患者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个体治疗方案建议、免疫、靶向药的应用以及中医康复调理等方面。9日上午柳澄教授讲座后的看片咨询环节,来了不少平时等待已久的患者。济南市民张先生一度怀疑患了胰腺癌,在几大医院看了5位专家都无法确诊,经推荐想找柳教授看片却一直挂不上号。“在报纸上看到消息我就报名了。”张先生说,当日他得到了“不是肿瘤”的答案,高兴地表示,“回去爬山了!”
  在此我们对参与此次公益讲座的著名肿瘤专家宋恕平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主任王永胜、副主任医师刘雁冰,山东大学癌症研究中心教授魏天迪,山东省肿瘤医院内九病区副主任医师刘颖,山东省肿瘤医院内八区护士长李慧琴以及山东省中医院主治医生夏蕾表示感谢。
  本次讲座的具体内容及视频音频,我们将陆续发布在齐鲁晚报抗癌微信公众号“癌Ai不孤单”(见文后),没有到现场的癌友及家属们可以关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