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专家王俊:
免疫治疗正在成为主流治疗手段
2018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由于在我国获批的首个广谱抗肿瘤免疫药“O药”(欧迪沃)近期上市,本次的抗癌公益讲座中,由解放军济南总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俊带来的讲座《正确认识肿瘤免疫与免疫治疗》备受关注,有众多癌症患者、家属从各地赶到济南听课。
  当天的讲座中,王俊从“感冒”讲起,用通俗的讲解带大家认识了人体的免疫,以及目前所说的免疫治疗的原理。近期上市的“O药”等免疫药物,是通过解除人体的免疫抑制,恢复免疫平衡,激活机体的主力军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
  “举个例子,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多数病人不会发病,也不会出现相关症状,就是免疫在起作用。人体的免疫是平衡的,有抗肿瘤免疫,也有抑制性免疫。免疫检查点PD-1/PD-L1就是抑制性免疫分子,一旦它们产生的信号过强,免疫平衡就被打破,肿瘤就可能长出来了。我们用的免疫药,就是用来解除这种免疫抑制。”王俊用开车时的油门和刹车来形容这一过程,人体的抗肿瘤免疫好比“油门”,“免疫抑制”好比“刹车”,必须保证“免疫平衡”。
  相关信息显示,近期在国内上市的“O药”,一经上市就被国内媒体称作“将改写抗癌治疗时代”,且频频面临断货,“为什么这种药如此受到患者群体关注呢?”王俊表示,一方面这类药物可以治疗的肿瘤类型非常广,比如欧迪沃在美国获批了9个肿瘤的适应症,适应症更是超过17种,包括黑色素瘤、小细胞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尿路上皮癌等等;其次,他的疗效较为显著,除了单一使用有效率达到20%-30%,与化疗联合能达到50%之外,部分患者能达到长期生存甚至康复,并且一旦免疫被激活,即使停药也不会复发。
  那么免疫治疗是不是适合所有病人呢?王俊列举了几个类型的患者。例如,一般状况较差的病人,因为机体本身免疫状态已经很差,治疗效果就不会很好;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由于机体本身处于免疫过度状态,使用免疫治疗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敏感性基因突变(EGFR/ALK)的肺癌病人,疗效多数不理想。此外,长期用激素和抗生素的肿瘤患者疗效也比较差。当然,不是说完全不能使用,只是使用时要谨慎。
  同时,王俊也特别提醒,由于免疫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化疗、靶向药物不同,副作用谱和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些易跟其他疾病、疾病进展相混淆,因此一定要早发现,密切与医生保持联系;此外,免疫类药物不是口服药,需要全程冷链运输,对输注提出了较高要求。建议患者到肿瘤专科进行治疗,如果在不适宜的条件下输注,一定要确保有紧急情况联系人,联系人应是对免疫治疗有一定了解的医生,“建议患者携带免疫治疗警示卡,把用药的相关信息、紧急联系人等标明,方便联系。我们需要免疫治疗,也需要安全的免疫治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