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发展就是城和城之间的产业趋同?
2018年09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您一直强调城市圈规划、城市群概念。但有观点认为大城市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虹吸效应”,导致周边城市发展无力。对此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陆铭:现代经济发展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一定是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在大城市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集聚往往被“虹吸效应”这样带有负面色彩的词替代。换句话来讲,“虹吸效应”要表达的现象,其实只不过是现代经济普遍存在的经济集聚发展的客观规律。
  跟集聚经济相伴随的是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分工。有一些超大规模的城市更加集中发展高科技、现代服务业、文化等规模经济特别强的产业。而其他的中小城市,则依次发展制造业、旅游休闲等行业。
  不同的城市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是一种经济最佳的状态,每一个城市需要有多少人口,相应地取决于这个城市发展的具有自己优势的产业能够相应的创造的就业。如果一个城市创造的产业带来了相应的就业机会,那么人口就自然而然地会流动到那些地方去。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反对的恰恰是每一个城市都在自己本位的视角上去思考问题,却产生了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经济重复建设和市场分割现象。
  事实上,如果一个城市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带来了产业的集聚,它也同样集聚了相应数量的人口,那么城市和城市之间,在人均收入和人均GDP这个意义上的差距,反而是缩小的。现实中,普遍存在一个误解,把平衡发展理解为城市和城市之间产业的趋同和经济规模的缩小,而真正在市场经济下比较良性的状态,其实是经济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城市,但地区和地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人均收入却是均等化的。这一点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实现。同样我们发现,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虽然越来越集中在广州和深圳两个大城市,但是珠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人均GDP却是趋同的。
  因此,对于大城市周边的城市来讲,还是要更多地融入到大城市所引领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进程中去,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功能定位,避免违背自己比较优势的无效的投资,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