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石元素,四座场馆济宁味浓
2018年10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化中心最终建成什么样?针对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济宁市城投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超和项目工程部经理孙猛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扫码看视频。
  城市的“山水客厅”
文化交流重要窗口

  记者:项目进展如何,何时能投入使用?
  孙猛:文化中心项目选址在太白湖新区太白湖湾东侧,包括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与之配套的文化商业商务设施和高地公园,共分三期开发建设。其中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外幕墙工程和室内精装修工程基本完成,已经进入到了收尾阶段;博物馆正在进行内部精装修和策展工程施工;美术馆外幕墙工程已完成60%室外景观完成85%。除博物馆外,三座场馆预计明年元旦全面竣工并进入试运营阶段。
  记者:项目在整体规划上有什么特殊之处?
  刘超:文化中心规划定位为城市的“山水客厅”,依托太白湖及其公园绿地良好的自然资源,将自然的大格局引入到建筑群当中来,并融合为统一的整体。该项目不仅是集“收藏、研究、培训、创作、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中心,也是公众绿地休闲的大自然公园,是城市和自然交汇,文化与生态融合的城市客厅。既方便市民使用,又满足市民多方面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将成为展示济宁文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鲁锦、画像石元素
场馆兼具地方、时代特色

  记者:四座场馆均由不同的设计公司设计,各有千秋。您认为各个场馆最大的设计亮点是什么?
  孙猛:群艺馆外墙采用织网状石材百叶,营造类似于“鲁锦”手工编制的质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图书馆设计了向外悬挑犹如博士帽一般的铝板屋顶,透过旋转渐变的木色百叶、文字肌理的书架墙,赋予图书馆深厚的文化韵味。博物馆立面设计采用干挂砖红色陶板,通过简洁明快、气势磅礴的造型及济宁画像石文化图案的运用,体现时代性与地方特色。美术馆以荷叶状大屋顶、公园、水景、庭院,以及可灵活使用的展厅,吸引市民自由进入的回廊为空间要素,打造公园般的活力空间,使市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自然之美。
  本报见习记者 褚思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