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11日

  文/王光垒

  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迈开了人生的脚步,无论是蹒跚学步的孩提时期,还是疾跑如飞的少年时期,无论是如履薄冰的中年阶段,还是步履蹒跚的老年阶段,每一步路都是一个选择,每一步路都需要认真走好,每一步路都不会是白走的徒劳。每每走在路上,或者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都会静下来凝视那些走过的路,看看自己的脚步,然后坚定地走出下一步。
  元旦假期,我和父母像以往一样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按照惯例给两位老人送年货和养老金。不同的是,这一次父母是从海阳回家,而我则是独自驱车从烟台返回。因为,今年九月妻子工作发生变动,回到海阳一所中专学校教学,我们举家搬迁到海阳定居,而我由于种种原因继续留在烟台工作。
  回去的路上,我思绪万千,看着熟悉的路,却走得异常孤独。脑海里不断闪现着这几年来回家的种种画面,特别是最近两年,工作的压力持续增加,周末我还需要去青岛上学,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爷爷奶奶在电话中的期盼,父母在视频中的叮嘱,以及妻子和女儿看着我的眼神,都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愧疚感夹杂着无奈在心底纠缠。
  三十而立——身在四野。如今,我一个人生活在公司里,只有周末才有机会急匆匆地赶回海阳与家人团聚。如果在学期之中,团聚也是极其短暂的,相见片刻我便要前往青岛上课;若是遇到公司工作繁忙,我便连与家人相见的机会都要失去,周末留在公司加班,只能在夜里通过手机与她们联络。一年之中,基本都是在四处奔波,也是我一个人在咬牙坚持。
  偶尔,我也会对自己的生活进行阶段性反思,这样子到底为了啥?也有朋友经常问我,这样子到底值不值?我的内心一次次地给我回应:为了生存和理想,这些都是值得的。是的,工作是为了生存下去,以我的家庭背景和能力,在没有良好的社会资源、相貌平平、能力平庸的条件下,目前的工作还是很不错的,纵然无法大富大贵,可是也不用担心挨饿受冻。即便日子平淡、清贫一些,我倒觉得是一种人生享受,这种有味道、有嚼头的生活才是生命的本质。而继续深造、跨专业学习则是我对儿时名校梦想的追逐,梦想不付诸实践就永远变不成理想,虽然中国海洋大学并不是十分出名,但这至少是我追逐名校的关键一步,没有这一步,这辈子踏进名校校园学习的梦想也就只剩虚无缥缈了。未来的路还很长,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奋斗、继续学习,我就会一直不停地进步。
  我知道,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作为父母的独生子和我独生女的父亲这两个角色,没有理由消极面对生活,虽然身在四野奔波,可是心中之志尤为坚定。所以,每次回家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是我依然笑得灿若晨曦。想想那些每次回家经过开发区、穿过福山区、经过芝罘区、绕过莱山区、踏上牟平区、翻越乳山市、抵达海阳市、路过即墨区、赶往崂山区的路途,这将是我生命中难忘的一段经历,每一次我都会用不同的心情和眼光去欣赏这条熟悉的路和这个精彩的世界。我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人会替我去走属于自己的路。因此,每一段路,无论是艰难,还是平坦,无论是漫长,还是短暂,我都会用心坚定地走下去。
  五十知天命——仍在漂泊。不知不觉,熟悉的村子就出现在了眼前。因为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以眼前的山更加壮丽,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眼前的河也变得愈加秀美,不再是深深浅浅的泥潭和干涸的河道,两边修起了整齐的河床,河水也有了儿时记忆中的那份清澈。
  俗话说,人的命天注定,当了半辈子农民的父亲,在经历了种菜、打石头、承包农田等几次失败的辛苦劳作之后,2012年春天,在我表姐夫的介绍下,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海参养殖工人。除了工作环境艰苦一些,父亲说这比在村里种地强多了,他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工作表现出色,父亲也成为了公司的骨干,两年前升了队长,每年公司都组织他们出国旅游,见识和能力都增长了不少。记得有一次,我跟他开玩笑说:“爸,想想以前那些苦日子,谁能想到现在你也是月月拿‘高薪’的工人阶级了。”然后他跟我说:“年轻时候多吃苦不一定是坏事,老了就可能多享点福,人啊,一辈的酸甜苦辣都是定数,年轻时享受了,年老了就得遭罪,所以,你呀趁年轻多奔一些前途,多吃点苦、多努力奋斗,总没错,但是一定要注意身体,也要保持好的心态,一辈子长着呢!哈哈!”看着父亲脸上的笑容,这是他给我最好的财富。虽然,年过半百的父亲仍然在外打拼,但这也是一种充满希望和幸福的漂泊生活。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似乎更加理解了这句话,我也相信每代人的路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长辈们的路相连接的,这种连接既在生命的延续中互相掺杂,也在家风的传承中不可磨灭。遗忘历史就相当于背叛,我一定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因为身后还有女儿的注视和相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