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美丽乡村 乳山这样干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26日
  本报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姜俏俏

  以农村综合性试点改革撬动乡村产业兴旺,以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以红色文化凝聚乡村奋进力量……春暖四月,乳山大地上到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热潮。

  “农综改”激发农村新活力
  乳山市海阳所镇后山于家村的十间房营地,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大乳山景区旁,三面环山,面朝大海,该项目共占地面积50余亩,建有24栋民宿木屋,其中有8栋小木屋、12栋大木屋和4栋两层木屋,以及在建的三层商务酒店。
  后山于家村党支部书记于江介绍说:“五一期间的民宿很多已经订出去了,想要体验山海民宿的朋友要提前预约。这边体验项目还是很丰富的,白天采摘果蔬、游览茶园、吃特色农家菜,晚上观看山间夜景,很适合家庭、朋友一起出游。”
  乡村旅游活了,村民腰包鼓了,在农村综合性改革带动下,后山于家村经济发展取得不俗的成绩。2017年8月,作为全国首批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乳山率先启动了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确定了白沙滩镇、海阳所镇2个试点镇,白沙滩村、翁家埠村、后山于家村等10个村为试点村。
  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乳山市聘请专家团队,多次召集各村支部书记、两委成员及村里的能人集体议事,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机制和制度的新思路、新方法。试点镇采取“以强带弱”“先进村带后进村”“中心村辐射偏远村”的方式,探索建立“合村并居”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乡村治理新体系。各试点村摸查村集体现有资产,推动土地规模化流转,以村办企业、土地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探索适合本村的产业发展路径,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村民再就业,增加村民的劳务性收入。
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10斤苹果可以加工成1斤酵素,每斤酵素市场价格为400元左右。苹果经过深加工,变成酵素后,产品附加值可以提高12倍。”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乳山市白沙滩镇白沙滩村“两委”班子成员纷纷建言献策。
  作为白沙滩村东方田园文旅小镇项目健康养生板块的三宝酵素,是以苹果、大姜等果蔬为主要原料,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广西科学院动植物研究所合作,综合国际先进酵素发酵与萃取工艺,开发酵素饮品、酵素粉剂等健康保健品。
  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这个“主心骨”。近年来,乳山牢固树立“党建是重要引领,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激发了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乳山市积极开展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十星级”评定管理工作,使得学有标杆、评有标尺、改有方向。在星级设置上,乳山结合村级各项工作复杂程度,设置了基础星和先锋星,通过基础星促进日常管理,通过先锋星激发党组织和党员活力。
  乳山还探索建立农村干部队伍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干部考核与待遇挂钩激励机制的运用,对有能力、有担当、业绩突出的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经济奖励。目前,乳山已经在15个镇区601个村推行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十星级”评定管理工作,并在10个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村探索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建设、项目化推进、星级化评定、科学化运用等“五位一体”的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体系。
红色文化“扮靓”美丽乡村
  “沾了红色旅游的光,每天进山的车跟赶集一样。马上要到五一假期,已经有五六桌客人打电话预约了。”乳山市诸往镇下石硼村的乔翠花带头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两年多的时间里,62岁的乔翠花和老伴在自家两间平房和一个院子里接待了3000多名游客。
  下石硼村地处乳山市西北一隅,山上坐落着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山下乳山河潺潺流水。作为红色文化、传统民俗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下石硼村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和自然景观,积极壮大乡村旅游产业。依托南天门、五峰楼、棋盘石、三鸽堂、九龙水库等自然景观点,樱桃、山杏等特色采摘园,积极发展农家乐,壮大乡村旅游产业,并将蜜蜂谷开发利用起来,发展蜂蜜采收游。
  该村还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依托山里原有的蜂蜜、山野茶等土特产,借力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土特产电商产区,打响“石硼人家”品牌,让更多的山货走出大山深处。
  作为胶东抗战重要的革命根据地,马石山红色沿线涌现出马石山十勇士、胶东育儿所乳娘等红色群体,胶东特委、胶东兵工厂、胶东军区卫生部四所等一批红色遗址留存在这里。如今,红色文化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密码”,乳山除了重点修缮建设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和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还对2处教育基地沿线的46个村连片整治,重点对下石硼、东尚山、井乔家、青山等4个村庄进行“红色改造”,将红色文化、风土民俗融入青山绿水,打造一批饱含红色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规划一条环形红色旅游路线。
  以红色文化为特色产业支撑,掩映在弯曲石巷里的“胶东人民兵工历史陈列馆”“胶东军区被服厂旧址”“党员秘密联络点旧址”“兵工三厂修枪组旧址”“电影《山菊花》拍摄基地”等多处红色遗址也恢复了原貌,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十间房旅游度假营地。
  红色沿线美丽乡村下石硼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