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学渣”的朋友圈

齐鲁晚报     2019年06月05日
  □马海霞
  李同学是单位文员,年过四十,开始惶恐,发现自己除了本职工作干得顺手,别无专长。如今单位效益不好,她内心也隐藏不安,想为自己谋条退路。她做过微商,但收入了了,便收手不在朋友圈扰民了。劝她再学门技术或考个证,以备单位破产,好有过硬的砖敲开别家单位大门。
  她说,刚毕业那会儿,学习动力尚足,自考过法律,立志拿到律师证后华丽转身。可连考了四年,还剩两门文凭便可到手时,却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头疼、眼睛疼,再学下去身心都要不健康了。结婚生子后,白天上班,晚上家务、孩子,忙得团团转,学习这事儿更不挂念了。如今,中年老母一枚,每天辅导孩子做作业都累到崩溃,自己再重拾课本,那得要了老命。
  她想好了,就这么靠着单位这棵大树过下去吧,等啥时候树倒了,再想办法找另外一棵。找不到,就干个体户。听说下岗失业人员可以享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她想学个面点或糕点。她现在颈椎不好,不做文员,远离电脑,出卖劳动力过下辈子也不错。
  她的变化真不小。遥想当年,大学毕业时,她何等豪情壮志,总以为梦想在别处,是单位束缚了她的手脚,无法施展一身好本领。如今,越老越认清了自己:一无所长,离开单位,饭碗难保。开始向单位低头,害怕被炒鱿鱼,害怕单位倒闭,于是更加努力工作,誓与单位共存亡,忧单位所忧,想单位所想,把自己修炼成一名任劳任怨的好员工。
  同学聚会,谈起当年高中级部里的女生,在我们熟知的圈子里,只有一位孙同学至今斗志未减,这些年一个证接一个证地考,典型的学习型和考试型人才。众人啧啧称赞,羡慕孙同学数证傍身,在单位不怕领导炒鱿鱼,在家不怕老公有外遇。说到底,这道理大家都懂,但做起来难呐!
  那年高考结束,同学们再见面,除了谈考试成绩、所报学校,还不忘打听一下课本当废纸卖的行情。那一刻,真想一辈子也不受考试束缚了。
  现实无情,大学毕业后,才感到自己肚里的墨水不足以撑起自己的梦想,于是各种考试再进修,也有人因此咸鱼翻身,改变命运。但渐渐发现,年龄越大学习越吃力,大部分人如李同学般,人到中年,再学习感觉力不从心,不得不承认,“学渣”附体了,真不是学习的料。
  田同学当年大学毕业后,应聘进了外企跑销售,因业务出色被提拔成部门领导,手下十几名员工。那时她儿子经常生病,她请教一位医生朋友,朋友告之,儿子缺母爱,所以免疫力低下,老生病。田同学儿子半岁时,她就把儿子交给奶奶带,一周回一次家,有时工作忙了,几周都见不到儿子一面。思量再三,她辞职回家自己带孩子。她业余时间做期货,估计也没赚到什么钱,儿子上初中后,她打算重出江湖。可十年时间,一代新人换旧人,她知识落伍了,年龄不占优势,找工作真心不易。
  田同学说,现在发现适合她的工作有两个,一个是保洁员,一个是超市营业员。后来,她去了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前台工作,临时工。每每见她发朋友圈,常常是披着星星出发,顶着月亮回家,单位实在离家太远了,但她从不抱怨待遇低、工资少,因为她深知相比保洁员和营业员,这份前台工作已是天上掉馅饼了。
  田同学经常在朋友圈发单位趣事,这家伙似乎从来不知道忧愁。她说,忧愁啥?得感恩生活。自己几斤几两自己拎得清,只有满怀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才能保住手上来之不易的饭碗。
  李同学、田同学和我,或许我们还有不少队友,也想像孙同学那样数证在手,可我们这些中年“学渣”,只能由着生活风浪卷到哪里,就在哪里讨生活。但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知道自己吃多少干饭,所以格外珍惜当下工作,便有了知足常乐。有朋友把这句话发了朋友圈,只让单位领导可见。老总秒赞,其余大小领导也跟着点赞。哈,知足,也是一锅好鸡汤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