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分数的生活,幸福得让人妒忌啊

齐鲁晚报     2019年06月19日
  □丹萍
  亲爱的菲菲:
  高考成绩还没公布的这段时间,你们很爽吧?
  本来想在你高考前给你写这封信,因为你妈说你有点紧张。爸爸妈妈在电梯里不小心碰了你一下,你就哭了。你说吃五个馄饨,她非要煮八个,你又哭了。你妈问我:“怎么办?怎么说?是不是因为太紧张?大姨你要不要安慰菲菲一下?”我就和她说,紧张就紧张吧,我也没有办法。
  你妈考大学前也紧张,相信你爸也是一样。基因是有记忆的,紧张早就写进了咱们中国孩子的基因里,几代人都抹不去。大姨也有考试紧张的基因,也提供不了什么帮助。
  高考前几天,我再问你妈。她说你完全不紧张了,已经开始准备毕业旅游了。
  多好的经历啊,你进化啦!一上大学,高中的知识你会忘掉一大半,但这样的经历你一定要记住。紧张啊、不安啊、不开心啊,所有的负面情绪,它的存在是合理的,甚至都有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幸运的是,终究都会过去的。以后每次紧张和不开心,你都想一想,高考够紧张了吧?你都能抽出时间准备毕业旅游了。很强大呢。
  现在这段日子,如果没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简直堪称完美了,对吗?但其实,真的没什么好担心的。有时候我想,从前的日子中,有哪些事情,是我可以做得更好从而让我今天生活得更幸福的吗?想来想去并没有。
  比如,我不读新闻系,而是去读国际贸易,会更好吗?
  或者,我报考了另外的大学,会更好吗?
  或者,在我得到的工作OFFER当中,我选择了另外的,会更好吗?
  一做这样的假设,我的眼泪就会哗哗地流。成为今天平凡的自己,却拥有那么多东西,我是多么幸运啊。我差一点就和我今天的生活错过了,差一点和大雨来临之前坐在阳台上给你写这封信的日子错过了。所以,我很想告诉你,没有所谓的关键时刻,不用那么担心未来。那些看上去很关键的时候,其实可能也并不关键。如果说关键,每一分钟每一秒,都关键。
  我没想到你会长成一个爱跳舞的小孩。小时候你很爱啃手指,闭上眼睛,怡然自得。我以为你会朝着安安静静的淑女方向成长呢。你不爱说话,但不怕表演跳舞,这真让我挺意外的。
  如果有什么关键的时候,你自己想想,自己是怎么喜欢上舞蹈的?那一刻,就很关键。但这样的时刻,既不能准备,也不能预期。
  你的父母都是和数字打交道的人。你妈有专门的钱包装硬币,面值一样的钱必须放在一起。你爸每天晚上九点去游泳,雷打不动。你的大姨、小姨、姥姥都五音不全。你能从这样的家庭中突围,掌握音乐的律动,成为一个爱跳街舞的孩子,真不容易,真幸运啊。
  我们的一生,都在为未来做准备,都在为消除不确定性努力。我们很多时候不是开心地生活,而是努力避免不开心。
  在参加高考之前,你参加了三次模拟考试。当然,除了这三次考试之外,还有无数为了最后参加模拟考试而进行的考试。
  高考是一个大目标,每一次模拟考试,都是为了消除高考成绩的不确定性而进行。
  虽然以后你不会再参加高考了,但这个模式,在人生中却一直会用下去。比如我健身,一周三次,我是想消除在健康问题上的不确定性。教练带我做负重深蹲的时候,他也总是说,肌肉可以消耗更多热量,肌肉含量高,你就不容易发胖。不发胖,就可以避免心血管的疾病。
  但是,为什么高考前只有三次模拟考试,而不是一百次呢?为什么我一周健身三次,而不是天天都练一个小时呢?模拟考试来个一百次,是不是就会更加精确地知道自己的未来呢?是的,但是没必要,也来不及。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自由攀岩》记录了一个攀岩高手徒手攀上近乎90度岩壁的过程。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的心脏都快停跳了。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过程太可怕了。但这个攀岩高手说,其实这是一项一旦失败后果很严重但失败风险很低的任务。为什么呢?因为他模拟了成百上千次,他住在这块岩石下面,他在有保护的情况下攀了无数次,每次都要复盘过程,记录每一步怎么走。
  高考模拟考试进行了三次,舞蹈演出前的排练进行了15次,模拟徒手攀岩进行了1000次。这些都是为了消除不确定性。
  以后你就要自己决定了,在什么事情上花的精力多,在什么事情上花的精力少。
  比如,即使是每天都下雨的季节,我的书包里也只是装充电器,但不会装雨伞。对我来说,手机没电很痛苦,淋雨却没什么。我喜欢淋雨。因为下雨改变行程也挺好。
  有些事情,要允许有变化发生,把变化也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去接受。只有特别喜欢的事情,才去模拟1000次。然后,依然要接受有变化发生。
  亲爱的菲菲,一想到这封信你肯定是拉到最后,只看结尾一段,我就很羡慕你们,真任性。年轻人,要珍惜这样的充满不确定的每一天。
      你的大姨 丹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