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口味,老少咸宜

《少年派》成上半年“第一剧”

齐鲁晚报     2019年07月02日
  2019年的进度条已经走过了一半,将于7月1日晚正式收官的电视剧《少年派》成为今年上半年省级卫视平均收视率第一的剧集。为何《少年派》能够成为上半年的“第一剧”?因为它符合大众口味,将青春成长、高考备战、教育焦虑、婚姻问题、中年危机等放在一个锅里,辛辣鲜香,老少咸宜,每个观众都能从中尝到自己喜好的那口滋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雨涵

《少年派》
成升级版的《小别离》

  《少年派》本该在6月30日晚如期上演第40集大结局,却被各平台一顿神操作,生生地整出个41集,为下一部新剧引流量。谁让《少年派》太红火呢,虽然它一开始收视并不算抢眼,但是随着播出渐入佳境,在最高峰时收视率将近破2%。根据最新统计的数据,《少年派》登顶今年上半年省级卫视平均收视冠军宝座。
  青春成长+家庭伦理+多元视角,这样的类型组合在2015年播出的由黄磊和海清主演的《小别离》中也出现过,《小别离》在当年就获得了极好的收视成绩,这次《少年派》如法炮制,又升级加料,能够拿下上半年的收视冠军也在预料之中。
  《小别离》围绕着孩子出国留学的话题展开剧情,《少年派》则直击教育的命门——高考。现在人们普遍反映的教育焦虑,最集中的体现莫过于高考,《少年派》抓住了这个议题,也就轻而易举地抓住了观众的心。围绕高考话题,一切戏剧冲突自然而生,家长进入了“陪读”模式,孩子进入了受虐模式,婚姻危机也因为高考而搁置。《少年派》的播出又恰好赶上高考时间,真实地呼应了现实情境。在第40集中,妈妈们穿上旗袍陪考为孩子们讨得旗开得胜的好彩头,王胜男的二胎出生偏偏赶上了林妙妙高考,在剧中都被认为是“高升”的好兆头。
  剧中的四个小主人公,组成了“高考F4”小团体。鬼马机灵却成绩令人头疼的林妙妙、校花邓小琪、学霸钱三一以及富二代的体育特长生江天昊,四个性格不同的孩子给出了四个不同的少年剖面。尤其是主人公林妙妙,她就是编剧六六以自己的儿子偶得为原型塑造的角色。六六的儿子偶得在学校里属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她觉得学霸和学渣只是少数,大部分孩子其实都是林妙妙这种类型。因此林妙妙特别能够引发观众的同理心,她的一举一动、每次考试成绩都能牵动观众的心,也让观众操碎了心。
  林妙妙决定当网络主播,消极应对高考,这引发了观众的极大争议,但是六六在微博发文称,“观众是希望电视里的妙妙摆脱你的命运,变成你心目中最美好的自己。可我不是写青春偶像剧的。”
剧情源于
编剧六六亲身经历

  《少年派》采用的是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双线并行的呈现手法,如果说它在表现校园生活时还有些生涩和不接地气之类的短板,在家庭生活方面则表现出了编剧的老辣。曾经作为《双面胶》《蜗居》《心术》等经典作品编剧的六六,一直是家庭生活剧的金牌写手,她以对生活鞭辟入里的刻画而著称。甚至有观众认为,《少年派》是一部披着校园剧外衣的家庭伦理剧。
  “我好多朋友说我在她家架摄像机了。”《少年派》播出后,六六的许多朋友这样给她发信息。而闫妮所饰演的王胜男一出场,噼里啪啦的嘴炮性密集台词,也让许多观众在弹幕中评论说,“这就是我妈没错了!”
  《少年派》中家长的焦虑正是六六自己曾经的经历。六六和跳水冠军伏明霞是同龄人,当伏明霞14岁成为世界冠军时,六六的爹妈就对她说:“你看看人家14岁在干吗,你14岁在干吗?”六六认为,正是家长对自我和孩子的认知有误区,进而将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当社会上在普遍呼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六六在电视剧中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家长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陪读生活也是六六的亲身经历。六六回想起住在学区房的那段生活,“那不是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特别拥挤,每天早上堵车,小区里的家长都打鸡血一样。”正是因为如此,观众才会觉得特别有代入感。
  采取多元视角的《少年派》不止有四个小主人公,他们背后还有四组家庭,为观众呈现了四种婚姻模式。王胜男与林大为这样吵吵闹闹多年,原本打算高考后一拍两散,高考倒计时和离婚倒计时同时进行,却意外喜得二胎。裴音经过了十几年无爱无性的失败婚姻,却在更年期迎来了青梅竹马的热烈追求。
  在这部剧中,青春期遭遇更年期,青年人看到了青春成长、懵懂爱情,中年人看到了婚姻不易、中年危机,老年人看到了生活焦虑、代际障碍。在《少年派》所包罗的广泛议题中,辐射了广泛的受众层,所以它成为收视大赢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