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古代人如何处理垃圾

齐鲁晚报     2019年07月21日
  清末民初北京的粪车。
  看过金庸小说的朋友都知道,这位武侠小说宗师,对明朝没什么好感。但是在其中一部从头到尾痛斥明王朝腐败黑暗的小说里,金庸却意外地夸了明朝好几句:“(同时期)伦敦还由于太污秽太不卫生,爆发了恐怖的大瘟疫。在万历初年,北京、南京、扬州、杭州这些就像万历彩瓷那样华美的大城市,在外国人心目中真像是天堂一样。”
  考究历史可以得知,许多史料证明,明代中国整洁考究的生活品质,确实领先于世界,有许多欧洲人对此称赞不已。套用西班牙学者门多萨的话说:“他们(明朝人)第一是极其清洁,不仅在他们的屋内,也在街上。”
  造就明朝这“极其清洁”高品质生活的,正是古代中国城市几千年来遥遥领先世界的一项强大能力:城市垃圾处理能力。
  我国城市进行垃圾处理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殷之法,刑弃灰于道者。”“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灰,就是垃圾,按照《韩非子》的说法,如果人们随意将垃圾倾倒在大街上,就会受到断手的处罚。后来,这条法律被商鞅所继承,在其制定的秦律中规定,人们不能随意将垃圾扔到大街上,否则将会在脸上刺字。
  此外,在商朝,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对粪便加以利用。《汜胜之书》记载,“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人们为了积肥,开始建造厕所,并且制定了严格的建造标准,公共厕所要修在道路之外,民用厕所的围墙更是必须有两米七以上高,厕所的排粪池要挖得极深,以方便回收施肥。
  而在商周出土的青铜器上,已有打扫卫生的图案,说明那时已有人负责处理城市垃圾了。至周朝时,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专门处理垃圾的机构。《周礼·秋官》记载:“条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条狼氏”的职责就是清除城中街道上的垃圾,保持城市卫生。
  对比古代欧洲历史,就可见中国人的生活品质。与我国秦汉同时期的罗马帝国,有一个特别习俗——老百姓在家排泄完毕后,就直接从窗户里往下倾倒出去。这个习俗在罗马帝国灭亡后,还在欧洲各地流传上千年。
  那时候,走在中世纪欧洲城市的街道上,稍不留神就这么“祸从天降”。当时的欧洲老百姓,对这种“高空坠物”无可奈何。现在看起来非常整洁的伦敦、巴黎、罗马等城市,那时候都是臭气熏天。
  从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垃圾处理水平,要远超同时代的欧洲。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人口的增长,带来了垃圾数量的激增。
  以长安城为例,到隋朝时,由于人烟辐辏,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垃圾和粪便污染严重,导致“水皆咸卤,不甚宜人”。于是在隋开皇初年,污水排放问题难以处理的旧长安城被放弃了,隋迁都到地势较高的大兴城。
  唐朝时期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居住人口达到几百万。为了不“重蹈覆辙”,唐代对垃圾处理十分重视,颁布了相应的法规,其严格程度不逊于先秦。据《唐律疏议》记载,在街道上扔垃圾的人,会被处罚六十大板,倒水则不受惩罚。如果执法者纵容市民乱扔垃圾的行为,也会被一起处罚。
  当然,仅仅依靠行政管理,对于长安这样的大城市显然是不够的,于是经济杠杆发挥了作用。在唐代出现了以清理垃圾、粪便为职业的人。《朝野佥载》记载,“长安富民罗会,剔粪为业。”《太平广记》载,“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业,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
  到了宋代,就有了专门负责清理城市市容的“街道司”,下辖“环卫工人”上百人。诸如汴京临安这样的超级城市,负责清理城市卫生的人,更有五百人之多,每天早晨都会有人集中打扫各大街道,然后按天领取工钱。
  明代的城市卫生管理,基本沿袭了宋代的制度,但技术水平显然更强。就以城市污水排泄来说,明朝时的北京城,就已经有了四通八达的排水管道。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帮助新中国修建北京排水系统时,苏联专家高莱托夫,就曾亲自钻到明代留下的暗沟里考察,然后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些在明朝时修建的暗沟,再使用几十年也没问题。”
  传教士曾德昭说,明朝的城市和乡村间,已经形成了完备的链条,不但耕作所需要的各种粪便,都有专门的人员从城市里回收,然后运载到乡村出售。甚至各种城市生活垃圾,都有专门人员回收。哪怕”扔到街上的破布”,都会被迅速回收。
  如此运转成熟的“产业链”,造就了外国传教士眼中,整洁到不可思议的明朝生活品质。
  可惜的是,明朝之后的清朝,城市街道卫生状况直线下降。清朝政府将唐律中的“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改成了笞四十,不过其执行状况非常可疑。据《燕京杂记》记载,“人家扫除之物,悉倾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积如山,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人们则循级而下,如落坑谷。”
  清末的北京城,由于排水系统过于陈旧,每年二三月间都得开沟,把里面的脏东西挖出来晾晒。即便是平日里,京城也总有一股尿骚味,人们把生活废品和煤炭渣子都往街上倒。到了光绪末年,政府设置了清道夫,并且设置了专门的车辆和人员回收粪便,他们当时以摇铃为号,提醒老百姓。  
  看来,古人很早就对垃圾清理有着很深的认识。如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垃圾问题也会日益严重,如果只像古人那样填埋或焚烧,对环境的污染也会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实施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