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尚的鹦鹉

齐鲁晚报     2019年07月30日
  □肖复兴

  和凡高一样,塞尚一辈子不走运。年轻的时候,塞尚从家乡埃克斯来到了巴黎,就像如今我们来自各地的流浪画家纷纷涌向北京一样,成为好几万流浪画家中的一位。
  塞尚的画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巴黎的认可。相反,人们对于他那些色彩浓郁而且特别喜欢用浓重大色块的画作嗤之以鼻,嘲讽他说:颜色艳得吓人!恨不得把一桶颜料都泼在画布上!画布成了他堆积颜料的地方了……诸如此类的尖刻评论不胫而走。
  塞尚不理会他们的讥讽。那时候,他常常到卢浮宫里临摹古典大师的画作,他特别喜欢威尼斯画派的画作,那些画上面的颜色不是一样异常艳丽吗?不是很美吗?他坚信浓重的色块同样可以造型,不见得都像古典画派那样循规蹈矩。只是,他的坚持并没有得到幸运女神的青睐。一直到27岁,他将自己的一幅《那不勒斯的午后》送往巴黎沙龙画展,石沉大海,连个回音都没有收到。他收到的依然只是嘲讽,甚至是羞辱。他几乎成了当时巴黎受到羞辱最多的一个画家。
  他的父亲是家乡埃克斯的一个小银行家。老塞尚心疼地对他说:画画对你有什么好处呀?你真是太傻了!还是赶紧回来当银行家吧!塞尚并没有听从父亲的意见,他依然坚持做着父亲所说的傻事。坚持,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而言,是最起码的先决条件。尤其是面对屡屡失败之后,还能坚持,是一个成功者心理的定数。
  一晃,日月如飞,人过三十。都说三十而立,塞尚依然寸功未立。他只是和他的女模特结了婚,在他32岁那年生了一个儿子。无可奈何,他回到了家乡埃克斯,但不是回去找父亲和解,浪子回头,继承父亲的事业,安安稳稳地去当一个银行家,而是依然坚持作画。在生活走投无路之际,依然选择对自己心中制定的目标的坚持,更是不容易的。这不仅需要心中的定力,更需要对自己所选择目标的信心。
  自然,他的日子过得依然潦倒不堪,他画的画堆积如山,一幅也卖不出去。他的画画完之后,被到处乱丢,甚至被丢到田里。同样作为画家的莫奈,就从一块石头上捡到过一幅塞尚的《出浴人》。无论在巴黎,还是在家乡,塞尚都成了孤魂野鬼一样,寂寞地跋涉在他的艺术小径上。有好心的乡亲看到塞尚这可怜的样子,为了安慰他,从他那里拿走他的画,以表示欣赏,但拿回去就放在阁楼里任老鼠咬噬。塞尚有一个好朋友叫肖凯,替塞尚不平,别人不买塞尚的画,他自己花钱买了一幅。这是塞尚生平卖出的第一幅画。只是,塞尚不知道,肖凯买了他的画,却不敢挂在自己家里,怕妻子不能容忍。肖凯只好让他的一个朋友把画带到他家里,装作请肖凯评画,然后再装作忘记把画带走,塞尚的这幅画才勉强得以挂在肖凯的家中。
  1889年,在肖凯的极力支持和帮助下,塞尚的画终于在那一年的万国博览会上得到了展览。但是,这样的情景不过是昙花一现。大多数人并没有看上他的画,有刻薄的人甚至这样说:在他的一生中,最令人钦佩的,就是他始终画得很糟糕!
  这些刺耳的话,并没有动摇塞尚的心。他始终坚信,一幅画美不美,主要特质不在于传统讲究的透视和色彩的和谐,而在于你自己所创造的结构形式,在于你能不能找到产生美的光,在大自然和你自己的视觉与心理波动下属于自己的逻辑。他希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光与色彩逻辑的崭新画派,而不想跟在前人的屁股后面,做一个亦步亦趋的模仿者、重复者。
  在塞尚的画室里,养着一只大鹦鹉,只要有人走进来,鹦鹉就会大声叫道:塞尚是个大画家!塞尚是个大画家!塞尚就会指着鹦鹉,带有几分得意又自嘲的口吻,笑着对来人说:这是我的艺术批评家!
  这只大鹦鹉,帮助塞尚找到自信力。他让自己在纷乱的世界和潦倒的生涯中,尤其是外界的不理解甚至讽刺和羞辱中,找到让自己坚持下去的暗示和动力。在塞尚的一生中,除了肖凯,这只鹦鹉是最重要的朋友。人的一生中,需要真正的朋友,需要心理平衡与信心的一点支撑。
  一辈子没有看好过自己儿子的父亲,一辈子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衣钵当一名银行家的父亲,去世前留给塞尚200万法郎的遗产。这是一个对自己儿子缺乏理解但不缺乏爱的父亲最后的一点心意。在当时,200万法郎不是一笔小数字,但是,塞尚所要的不是遗产,再丰厚的法郎,对于他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而不是他手中的重如千钧的画笔,不是他眼前缤纷浓郁纷至沓来的色彩。他握紧父亲的这一份爱,同时握紧自己手中的画笔。
  如今,塞尚的画已经价值连城。2015年,塞尚的《从圣埃斯塔克山上远眺伊夫古堡》,卖出1350万英镑的高价。当年在家乡埃克斯,将塞尚送给他们的画随手丢在阁楼让老鼠咬噬的那些人,后来该是怎样咬碎后槽牙一般的后悔,因为镇上一个老汉卖掉当年塞尚送给他的一幅很小的画,就舒舒服服地过了一辈子。
  可惜,塞尚和他的那只鹦鹉都没有看到这样的盛景。如果看到了,那只鹦鹉更会大声叫道:塞尚是个大画家!塞尚是个大画家!这只鹦鹉,不仅是塞尚的朋友,更是预言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