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岛出土的汉画像石

齐鲁晚报     2019年08月08日

□杨建东
  夏季,很多游客会选择到微山湖避暑赏荷,然而几乎所有人游兴阑珊地离开微山岛时,却不知岛上除了赏荷游湖之外,还有历史久远的汉画像石。
  微山岛是微山湖南部的小岛,明代形成微山湖,小小的微山就成了弹丸小岛。秦汉时这处丘陵与陆地相连,是徐州刺史部楚国留县的最高处,因此成了留县官民择墓选穴的佳地阆苑,从墓葬的密集度上考证,许多家族各卜占一处位置,长年累月墓葬挤满了小山头,山坡下的墓葬则没入湖底。1972年农田基本建设及居民建房,有近千座墓葬被损毁。我在考古部门工作时,在岛上发掘过二百余座西汉、王莽时期墓葬,其中画像石墓40余座。
  微山岛上的画像石墓一般呈长方形匣状,长1.7米,高宽皆1米,每椁葬一人,夫妇或多妾皆并列合葬。山上不产青石,丧家须去南边或东边的山区石作坊选购已刻制图案的石椁板,运回石椁就挖墓圹及足箱,将陪葬的陶、铜、青瓷器摆进足箱,再将石椁砌筑于圹内,而后将薄木棺置于石椁内,盖上石板掩土封埋。能用画像石砌墓者必是官吏或地主,略贫者使用无图案的石椁,更贫者以席裹尸埋葬。这儿的汉墓与周围地区一样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遭军队盗掘,但画像石皆保存下来。
  一般来说,墓室的左右二块椁板各刻三个画面,两端挡板各刻一图。画工先在石板上绘图,石工再精细刻制,都是阴线刻法。西汉景帝时,两端挡板上首次出现圆璧、柏树图案,其用意是圆璧可通融阎罗制止鬼怪侵犯死尸,柏树是辟邪的灵验工具。随着画工更加丰富的想象,武帝时期画面中出现了房屋、鱼蛇、青鸟,继而出现人物、车马,意为人死后灵魂乘着车马去阴司与先人相会。画工对阴司的想象、臆想更顺应了丧家的心理需求。西汉末至王莽年间,画像内容更加复杂精细,车马浩浩荡荡,阴司的亲人酒饭接风,神灵各显神通保佑平安,建筑气势宏伟、居住无忧,猪羊肥硕供人享用,兵器应有尽有,乐器品类繁多。总而言之,死者到了阴司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死亡并不可怕,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与亲友们过另一种丰衣足食的优越生活。
  画像内容都是汉代生活实录,主要是画工观察到的民间景物,如实描绘,活灵活现,比例恰当。画像石多出于鲁南苏北、陕北、川西、豫东四个区域,特色不一,被称作汉代百科全书、生活实录并不为过。
  微山岛上出土的百余块精美画像石如今都被收藏在文物部门,最著名的是丧葬画像,全国无二:辒辌车载尸,两队人执绋,车前大孝子执哀杖跪迎,众孝子并列下跪,幼年孝孙执幡,车后两队孝妇孝女俯首随行。右格画面刻几座坟丘、柏树,已砌好的椁室专候死者入葬,十名亲属立或跪在椁室旁摆妥祭品。秦汉出丧仪式在文献中没有翔实记载,而这块画像石是以图画形式反映了出丧场面,对我们了解丧葬习俗、出殡仪式是极为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料。辒辌车载尸是极度夸张,《史记》记载秦始皇、霍光才有资格使用,美、日、越、德、韩等国学者陆续来此研讨秦汉丧葬习俗并著文。
  我曾钻入墓室观察,再加上随之出土的铜镜、陪葬钱币加以佐证,我判断微山岛上的石椁画像在景帝时期是滥觞期,到王莽时期是顶峰期,再到东汉中期则处于衰落期。我多想穿越历史时空,问问两千年前的民间画工、石工,你们没受过专业培训,没受过艺术深造,一笔一画、一锤一凿只是为了挣几个小钱填饱肚子,为何却能让两千年后的文物专家在汉画面前惊羡不已?你们可曾想到,自己已为微山岛留下了一份难以估量的文化遗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