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检验一下盟友成色,结果扎心了

齐鲁晚报     2019年08月10日

  特朗普及其对外政策,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摧残着美国与盟国之间友谊的小船?或许,眼下美国手头正忙着的两件事——中程导弹和海湾护航,可以作为参照物。
  这几天,美国新任国防部长埃斯珀开启了上任后的首次亚太之旅,先后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蒙古国和韩国等,其中,澳新日韩可谓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铁杆盟友。
  埃斯珀启程前夕,美国于8月2日正式退出了《中导条约》。随即,埃斯珀就宣称美国将全面研发新型中程导弹,以此作为对俄罗斯的回应。第二天,埃斯珀进一步表态称,美国考虑在亚太地区部署中程导弹,而且越快越好,他希望在数月内完成。
  美国打着“俄罗斯违反条约”的旗号退出《中导条约》,埃斯珀则将美国的“司马昭之心”公之于众——与俄罗斯对抗只是冰山一角,更重要的目的是遏制中国。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7月31日表示,如果美国把中程导弹部署到更靠近俄罗斯的地方,俄方不排除采取类似措施,以拉平双方导弹飞抵对方国家所需时间。
  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8月6日表示,中国不会对美国在亚太部署陆基中程导弹袖手旁观,一旦美国采取行动,中方将被迫进行反制。他同时呼吁周边国家谨慎行事,不要允许美国在其领土上部署导弹,因为这将有损它们的国家安全利益。
  按中俄的上述表态,未来谁接受美国部署的中程导弹,谁就会成为中俄导弹的靶子,亚太地区将成为欧洲之后第二个夹缝中的“牺牲品”。
  现阶段,理论上的潜在部署地点包括日本、韩国和美国关岛,菲律宾、澳大利亚也位列其中,日韩澳恰恰都在埃斯珀上任后首次亚太行的名单上。然而,对于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以及在亚太部署陆基中导,盟友们的态度却极为谨慎。澳大利亚政府已经明确表示没有在其领土上部署的可能性,澳防长甚至总理均证实美方没有提出这一要求。日本政府此前表示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做法不可取,韩国国防部则表示目前没有与美国讨论此事。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6日明确表示,他绝不允许美国在菲部署导弹。看来,除了美国自己能说了算的关岛,其他符合部署陆基中导要求的盟友都担心自己成为美国的“炮灰”。
  显然,游说盟友部署陆基中导,既摆不上台面,也难以收获成效。不过,美国能摆上台面的,是游说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盟友参与美国发起的海湾“护航联盟”。这也是埃斯珀此行最容易取得成果的议题。
  埃斯珀访问亚太之际,与美国拥有“特殊关系”的盟友英国态度大变,一改之前成立一个欧盟主导的海湾“护航”舰队的主张,转而决定加入美国牵头的海湾“护航联盟”,以确保霍尔木兹海峡航运安全。
  自从近期霍尔木兹海峡接连发生油轮遇袭、扣押油轮等事件以来,美国和英国都着手撺掇建立一个“护航”机制,名义上是确保霍尔木兹海峡这一国际原油生命线的航运自由,实际上是在防范伊朗方面封锁海峡的潜在威胁。
  近期,美国向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欧洲和亚太盟友发出邀请,希望大家加入海湾“护航联盟”。迄今,这些国家中只有英国明确表示入伙。此外,伊朗在中东的死对头以色列也表示愿意加入美国的联盟。
  法德则态度谨慎,不赞成美国在霍尔木兹海峡搞“护航”行动,认为这可能加剧海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日本防卫相岩屋毅当着埃斯珀的面表示,日方持保留意见,还需综合考虑。此前,岩屋毅曾表示日方不考虑加入美国的“护航联盟”,而且这一表态后来得到官房长官菅义伟的重申,日本显然不想为了美国而损害与伊朗的良好关系。
  想当年,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打仗,北约框架下的欧洲盟国纷纷出兵出力,利比亚战争还有中东盟友参与,打击“伊斯兰国”更是形成了数十个国家参与的反恐联盟。反观现在,无论是在海湾护航问题,还是在亚太部署陆基中导问题,盟友们对美国不是一呼百应,而是唯恐避之不及。这一尴尬局面,实际上是美国自己种下的苦果。
  特朗普上台以来,一味强调所谓“美国优先”,即便是对欧洲和亚太地区的传统盟友,也大搞单边主义和贸易霸凌主义。具体到海湾护航和中导问题上,美伊关系乃至海湾局势加剧的祸首,是美国去年5月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竭力推进极限施压策略;造成军控失衡、军备竞赛重燃的,是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置欧洲和亚太盟友的安全利益于不顾。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给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冲击着美国与盟友的关系。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特朗普治下的美国,自行体会一下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