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社保名义实施网络电信诈骗的四大套路

齐鲁晚报     2019年09月19日

  “喂,请问是xxx吗?我是社保机构的工作人员,社保系统显示您有一笔社保资金被冻结,现在需要您提供一下银行账号。”遇到这样的电话万别中圈套!社保机构的工作人员绝对不会以电话的形式向参保人索要银行账号的。在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有骗子假借“社保机构”的名义,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来套取市民的个人信息。下面就带大家看一下骗子们的最新套路。
  套路一:通知参保人领取社保卡补贴金。“您有未领取的社保卡补贴金xxx元,务必于xx日xx时之前到当地社保中心办理相关手续领取,要求参保人提供身份证号、社保卡号提前预约登记。”
  套路二:告知参保人社保卡异常或被停用。来电显示为当地区号,再自称12333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用“社保卡异常被强行终止”“欠费被冻结”等理由,要求获取个人银行信息。
  套路三:用“优惠政策”做诱饵。“喂,请问是xxx吗?我是社保机构的工作人员,我们现在实行了新的“优惠”参保政策,请您去xx银行转账,并办理新的社保卡...”
  套路四:伪造虚假文件。假借社保经办机构名义,伪造虚假文件向参保单位及个人发放,以账户变更为由,要求参保单位和个人预交社保费,直接将资金转入某银行账户实施诈骗。
  如何防止受骗?让我们看看来自社保经办机构的防骗提醒:
  凡以社保名义的短信或来电涉及转账汇款的,请拨打全国统一社会保障咨询热线12333或到社保经办机构现场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社保政策调整或实施均会在报纸、广播、电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正规渠道进行公告。不要随便点击或拨打短信里的不明链接和电话。如发现上当受骗,应第一时间向公安部门报案,争取尽早冻结被骗资金。
通讯员 孙林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