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带队“抢人”背后的城市焦虑

齐鲁晚报     2019年12月05日

  12月2日,淄博发布涉及5大部分37条具体内容的最强版本的“人才金政37条”,部分政策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而就在前几天,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率团专程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开展名校人才特招活动。市委书记亲自带队“抢人”这在山东还是首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昭      
  根据淄博日报旗下公号“掌中淄博”的报道,11月25日、26日两天中,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一行分别拜会了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党委副书记安钰峰和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就建设国际智库、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向两校大学生分别作了推介淄博的演讲和招引人才政策宣讲。
  区别于传统的官方语境,在演讲中江敦涛说,淄博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是一座城市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城市,也是一支没被足够重视的潜力股,更是一个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佳发展合伙人,诚邀两校师生走进淄博、读懂淄博、爱上淄博、筑梦淄博,做淄博城市发展合伙人,共享机遇红利。
  体现在字里行间的这种有诚意和有温度的沟通,不出意外地得到了这两所中国最顶尖高等学府学子们的“热烈欢迎和踊跃回应”。淄博电视台《淄博新闻》的电视报道画面显示,11月25日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新东方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就连报告厅两旁过道及出入口都站满了学生。
  显然,有温度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对学生的内心更具“杀伤力”。
  而被感染的不仅仅是清华北大的学生。“掌中淄博”在11月27日的报道中,便醒目地使用了《到中国最高学府招贤纳士,淄博“招聘天团”走进清华北大》这样一个标题。
  据官方总结的信息,淄博共组织58家事业单位、26家企业并统筹639个事业编制岗位参加此次“名校人才特招行动”。推介会上,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硕士、本科生1700余人到现场咨询洽谈,427人现场达成了工作意向。
  北京寒冷的天气里,在中国最顶尖学府的这两场招才引智活动,同样也获得了淄博民间声音的好评。
  而几乎与此同时,11月27日的淄博青商大会上,淄博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在做主旨演讲时,亦用较大的篇幅向来自全国各地的330余名青年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介绍了淄博在引进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引进高端产业人才、引进高校毕业生、人才创业金融支持、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最新出台的升级版的重磅政策。
  过往城市发展史的经验一再证明,影响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人。这或许是淄博官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重视程度,发力“抢人大战”的初衷所在。
  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淄博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改变,其目的就是要重新建立起对资源要素的吸附力。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淄博GDP完成3860.28亿元,实际增速3.0%,低于全省5.4%的平均增速,在16市中排名倒数第二。而GDP名义增速方面,淄博前三季度却为—1.0%,是全省唯一一个负增长的城市。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淄博重化工业的经济结构,一直在城市中居于主导位置。
  对一座城市而言,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就将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也很难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甚至会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局面。
  市委书记亲自带队北上“抢人”和最强版本的“人才金政37条”,便非常恰当地反映了当下老工业城市在转型上所面临的人才“焦虑”。
  而面向未来,百名博士、千名硕士以及三年新引进10万大学生计划的实施程度,或许将深刻影响淄博的转型速度和发展潜力。

  (财经麻辣烫是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财经评论随笔栏目,有财经辣评、财经观城、财经热读等板块,在壹点号和报纸版面融媒呈现,可扫码订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