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来了千万别硬扛

专家:心衰不是老人“专利”,年轻人也常中招

齐鲁晚报     2020年04月05日
  心脏不停跳动,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如果心脏的泵血功能衰退,输出的血量不能满足各器官代谢需要,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这种状态可称之为“心力衰竭”。相应地,这种情况下,人的身体可能出现一系列不适,甚至有生命危险。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居民生命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而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

32岁二胎妈妈感冒引发心衰
  “你以前有心脏病吗?”最近一次复查,当影像科医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时,市民赵女士终于松了一口气。心脏彩超提示结构无异常,扩大的心脏恢复到了正常形态,这说明,她因心衰游走到生死边缘的这场危机,算是解除了。
  32岁的二孩妈妈赵女士7个月前顺利产下一子,儿女双全,好不幸福。产后20多天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她以为是一场小感冒,感觉只要多喝水、多休息就能扛过去,但后来出现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吃了药也不见好。
  赵女士的呼吸开始力不从心,甚至不能平卧。家人感觉她的病不只是感冒这么简单,于是带她到医院就诊。
  结果,各种检查过后,赵女士收到了一纸病危通知书。一场感冒,竟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赵女士一家人刚获新生宝贝的喜悦被打破了。
  “严重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只有0.22,随时有猝死风险!”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刘玉胜根据临床诊断,赵女士因感冒诱发病毒性心肌炎,造成心脏功能损伤。
  刘玉胜解释说,因为没有及时治疗,心力衰竭没得到纠正,赵女士的心脏结构已发生改变,正常女性的左室应该在53mm以下,而当时她的心脏左室已经达到70mm。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0.3,就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刘玉胜告诉记者,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我省居民生命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而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心衰患病率持续升高。
心衰是心脏病“最后的战场”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刘玉胜告诉记者,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等。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也被称为心脏病“最后的战场”。
  刘玉胜介绍,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据了解,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以及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
  刘玉胜指出,慢性心衰患者常因各种诱因急性加重而需住院治疗。而急性心衰是年龄大于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有少部分是新发心衰,大部分为原有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预后很差。
  由于心衰的代偿程度和受累心室不同,心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可能没有症状。
  “从心脏病到心衰,其发生往往有一个过程。”刘玉胜说,临床上将心衰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心衰的高危因素,没有心脏结构的改变;第二阶段是出现了心脏结构的改变,但还没有症状;第三阶段,病情进一步发展,心脏变大,出现气短、憋喘、水肿等症状;第四阶段,难治性心力衰竭。
心衰不是老年人“专利”
不少年轻人也中招

  刘玉胜告诉记者,新发心衰常见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或损伤,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重症心肌炎和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如急性瓣膜关闭不全、心包压塞等。多数心衰是有病因的,在治疗上找到病因,便可以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
  “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全身系统疾病、妊娠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等,都可能导致心衰。”刘玉胜介绍。
  “高血压是心衰最常见、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刘玉胜说,高血压控制不佳会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逐步发展成心肌收缩功能减退,最终发生心衰。有研究显示,70%的心衰是由高血压所致,而长期有效控制血压可以使心衰风险降低50%。
  另外,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也可导致心衰,这些都是心衰发生的高危因素。
  “一些年轻人压力大、熬夜、过度劳累等,当遭遇感冒或腹泻等疾病,也可能诱发心肌炎,从而导致心衰。”刘玉胜特别指出,虽然心衰的主要发病群体是老人,但它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刘玉胜告诉记者,对于心衰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心脏移植等。无论何种治疗方式,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而对心衰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涉及住院前、住院中、出院后多个环节,包括急性期的救治、慢性心衰治疗的启动和优化、合并症的诊治、有计划和针对性的长期随访、运动康复、生活方式干预等。
  刘玉胜介绍,心衰有两种,“急风骤雨”般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会突然发生严重不适;还有很多是慢性心力衰竭,早期可表现为精力和体力下降,比如原来爬楼不费力,现在上两层就“气喘吁吁”,还可能有记忆减退、夜间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一旦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憋气这些典型的心衰症状,应及时就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