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生产总值正增长!崂山区亮“六稳”“六保”成绩单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17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台雪超
  7月16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办了第四场“六稳”、“六保”重大主题新闻发布会,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燕就崂山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发布。一季度,崂山区生产总值实现正增长,预计上半年增长4%左右;1-6月,全区实现新增城乡就业27987人,扶持创业1541人,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总投资260亿元的30个重点项目通过网上签约落户;237个重点项目上半年已开建120个……今年以来,崂山区乘势而上谋发展,化危为机开新局,奋力建设开放创新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
  网签260亿元30个重点项目
守住稳定增长主阵地

  今年以来,崂山区突出“六稳”“六保”工作主线,开启“战略北进”,实施“七大行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疫情的挑战和考验。
  聚焦项目建设,崂山区创新开展“云会面””云签约”等线上招商,总投资260亿元的30个重点项目通过网上签约落户。
  以顶格协调抓节点、促进度,围绕总投资1800亿元的237个固投重点支撑项目,按照“挂图作战”月度节点,全力以赴抓进度、促投资。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对海尔崂山项目、东华软件、沙港湾等重大项目实行专班跟进,提速解决项目选址、征地拆迁等瓶颈问题,力促项目早开工、早纳统。截至6月底,237个重点项目已有120个开工在建,其中10个省优选项目已全部开工,23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工17个。预计,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其中民间投资增长超过30%。
  以政府投资强带动、保预期。加快健康城“一路一厂一中心”、北宅中心学校等在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施工进度,提速海尔东园区配套路、朱家洼小区配套幼儿园等新建公益设施项目开工进度,预计全年政府投资增长约20%。
拓展发展空间,
着力扩容提质强后劲

  开启战略北进,推动崂山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心由金家岭片区稳步、有序向北推进,突破中韩、北宅、王哥庄街道,全面打开发展空间,构建全域统筹、联动发展、质效齐升的新格局。崂山区人民政府区长赵燕在发布时谈到,下一步,将以村庄改造、乡村振兴、产业培育、新基建作为“战略北进”的重要支点,加快推动高端产业、重点项目、重大投资、优质公共服务向北延伸,全力再造一个“新崂山”。
  另一方面,主攻楼宇经济,优化载体供给。在全市率先设立楼宇经济发展中心,专班推进实施固本强基、品质提升、高端引领“三步走”行动。组建楼宇经济发展高端智库,为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创新崂山“标准楼”模式,实施重点楼宇“一楼一档”工程,促进全区立体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提档升级。
  接下来,崂山区将鼓励引导区内楼宇实现高标准投资建设、高质量产业招商、高水平运营服务,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优质税源型企业,加快发展一批凸显崂山产业特色的总部楼宇、基金楼宇、瞪羚楼宇,力争全年打造特色产业楼宇20座,新增亿元以上税收楼宇5座、总数达到25座,打造崂山楼宇经济“升级版”,争当山东半岛城市群楼宇经济“新样板”。
力保市场主体
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

  崂山区有近8万家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疫情下,崂山区及时拿出“真金白银”为企业商户“解渴”“输血”。累计为企业兑现各类产业扶持资金4309万元,减免租金6978万元,减免各类税费8.5亿元,协调解决融资65亿元。
  建立企业诉求“一站式”办理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交通、融资等实际问题580个。在全市率先实行企业复工无需审批备案制度,企业在网络端即可完成报备。截至目前,全区620家规模以上企业除5家停业企业外均已复工。
  千方百计刺激消费,多管齐下刺激市场复苏。例如,在“支付宝”APP上开展了“2020崂山区消费季”活动,组织零售、餐饮等企业开展促销活动,特别是在餐饮领域,上线“寻觅崂山味道”活动,创新采用“政府+商家”补贴合作模式,以五折优惠鼓励大众堂食。5月份,全区餐饮业交易额环比增长220%。
  深化开放拓展外需。出台疫情期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区级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外贸企业利用政策性保险托底大胆开拓新市场、挖掘新订单,通过信息共享以“零见面”方式加快兑现外贸扶持政策。预计上半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330亿元,增长7%左右。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市率先试点企业登记掌上全链条“智能审批”服务,上半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6000家。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行“一键式”投标和“不见面”开标服务,为项目招投标节约20天以上;推广投标保函代替保证金,上半年投标保函金额累计1.4亿元,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标成本。
增进民生福祉
共享幸福怡居新生活

  稳住就业基本盘,截至6月底,全区实现新增城乡就业27987人,扶持创业1541人,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援企稳岗、一次性吸纳就业和用工、职业技能培训、“以工代训”等各类补贴4300余万元;减免三项社保费近7亿元、惠及1.2万家用人单位。
  织密社会保障网。积极开展困难家庭主动排查,全面摸底因疫、因病、因残致贫困难群众,并将救助审批时限压缩至9个工作日之内;在全省率先建立困难家庭靶向救助机制,通过为特困家庭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为低保在校子女发放餐费补助、为困难家庭发放必要生活物资等方式,精准解决实际困难;对全区558名低保、特困人员开展自付医疗费用兜底救助,实现困难群众基本医疗费用“零负担”;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特困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50元。截至目前,全区共保障城乡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孤儿2003人,发放资金1105万元。上半年,全区民生投入29.5亿元,占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8.9%,政府实事项目加快推进,群众教育、医疗、住房等条件不断改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