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第二名爸爸还不满女孩心理失衡常自残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19日
  小芸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境优渥,但在医生面前,她却说自己有着深深的自卑。
  一次钢琴大赛,小芸获得三等奖,但她上台领奖时,觉得无地自容,下台时含泪仓皇逃走,面对众人的赞赏她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奖杯和赞赏。她说,自己练琴8年,都不敢像刚练琴2个月的小朋友那样展示琴艺,“父母从小教育我要谦虚,小学考了全班第二名,高兴地回家报喜,爸爸却回了我一句,第二名有什么好高兴的,你哥每次都考第一。”
  自卑在小芸的心里生根发芽,现在,无论父母怎么鼓励、赞赏,她都觉得父母在说假话,觉得父母是为了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而控制自己。厌恶父母,拒绝与其沟通交流,悲观、厌世。深深的自卑把小芸拖向自我否定的泥潭,夹杂着愤怒、焦虑、抑郁,痛苦难言,她多次用利器划伤自己,试图用身体的疼痛、流血来宣泄心里的痛苦。
  “准确看到问题,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医生通过心理动力学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亲子关系调整等整合性心理治疗,对小芸进行情感体验的明晰化表达、认知学习的视角拓展和行为再塑。帮助她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真实的自我期待是什么,让她能转换积极认知视角看待问题,积极行动,增加成就感和自信心。对于小芸的父母,告诉他们要和孩子相互谅解、尊重,真诚地跟孩子沟通。慢慢的,小芸失衡的生活也随着内心的平衡而重新焕发生机。
  医生表示,生活中,很多父母在用自己的期待和标准约束、管控孩子,只关注“为你好”而提要求,却没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家长如果平时观察到孩子有心理失衡迹象,也不要担心,心理失衡也是成长的契机,给予孩子良好的心理干预后,孩子即能合理、有效地审视自我,调整与自己、他人及环境的关系,重建心理平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如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