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长起“棚二代”

买房购车娶媳妇……耿店村年轻人种出想要的生活

齐鲁晚报     2020年08月12日
  ▲村民耿付建的大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从2010年起,聊城茌平区耿店村的86名年轻人陆续回到家乡,他们走进田间地头,在大棚里种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收入有保障,生活有品质,他们用行动证明,乡村天地大有可为。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时培磊 王开智
通讯员 赵玉国 刘浩

在外漂泊5年
决定回村种大棚

  8月4日下午,耿店村村民耿付建请了几名工人,将水管架好,开阀给大棚浇水。
  “这是不让地太干,否则到时候苗没法活。”耿付建在为下一季的大棚蔬菜种植作准备。他种了11个温室大棚。今年7月下旬,上一季种的尖椒采摘售罄,现在棚内并没有作物,不过,此前他已在村里的育苗场订购了3.3万株尖椒苗,再过一个多月,这些新苗将被种下。
  “今年受疫情影响,尖椒价格卖得不高。”耿付建11亩地的尖椒一共卖了42万元,除去26万元左右的成本,净赚了16万元左右。“行情好的年份,一年的收入还要多上个六七万元。”
  1988年出生的耿付建不过三十出头,但他已有10年的大棚种植经验了。2010年之前,他像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在外打工,在深圳的一家电子厂做维修工作,一个月工资有四千多元钱。
  收入不高,一年剩不下几个钱,身处大城市,难有家的感觉,从2005年漂到2010年,当时22岁的耿付建厌倦了这种漂泊不定的感觉,他看准了家乡大棚发展的机会,决定回村种大棚。
一人种了11个棚
未来想成立家庭农场

  耿店村是个纯农业村,从上世纪90年代起,村里开始种大棚。2002年,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带领村民对大棚改造升级,对苗种改良,村里大棚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耿店村在2003年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2009年村里又成立了育苗厂。
  2010年,耿付建打算回村时,村里已有数百个大棚,不过,当时大家种植的规模都比较小。“当时对于很多棚一代来说,自己有多大力,就建多少棚。一个人顶多也就弄俩棚。”
  耿付建一回来就计划种5个棚,当时家里人不太同意。耿付建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要规模化管理,这些棚自己一个人顾不过来,但可以雇人干活。耿付建的想法得到了耿遵珠的支持。
  年轻人脑子灵活,敢闯敢拼,村里也在尽力给他们铺路。
  2010年十月,耿付建种下第一季尖椒苗。来年7月,尖椒丰收,当年他靠种辣椒收入20万元,后来又种了一季西红柿,一年半的时间,就把成本赚回来了。
  靠着种大棚,耿付建2014年买了车。2019年,他又租了6个温室大棚,扩大了种植规模。下一步,耿付建想申请创办一个家庭农场。
大学生纷纷回村
把电商也带了回来

  耿付建种植多个大棚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觉得,在村里种大棚,收入有保障;此外村里的基础设施也非常完善,冬天有暖气,平时能随时上网,从2010年至今,已有86名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选择了回村发展。
  “年轻人回乡,村庄空心化的问题解决了,老人养老的问题解决了,而且村子也更有活力了。”耿遵珠说,年轻人有想法,把外面的新思想新事物也带回了村里。
  1988年出生的曹有忠毕业于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毕业8年多的时间,他辗转于长沙、北京等地。
  “我这些年经常回来,看着家里一天比一天好,还是决定回村子发展。”2018年,曹有忠回村后,先后租了6个温室大棚用来种尖椒,11个工棚种起了葡萄,又在村里帮助下,流转了50亩地种起了梨树。
  今年,曹有忠的温室大棚收获了第一季尖椒,毛收入16万多元,18亩地的葡萄也结了果,“第一年一亩地三千斤,今年价格能卖2块多钱一斤,比预想得好。”而在他的梨园,7100棵梨树已有部分结果,明年将迎来丰收。
  曹有忠回村后,建起了村里第一家“淘宝店”,通过电商把果蔬卖到全国各地。前不久,他注册的果蔬店只用20多天时间就销售了3万斤西红柿,最高的时候一天卖了6000斤。今年采摘的5万多斤葡萄,也是通过生鲜平台售往外地的。
五个规划
三年实现了四个

  早在三年前,看到大家都在积极种大棚,“混”得越来越好,村民耿付征有点坐不住了。
  耿付征小时候发生过一次意外,造成脊柱弯曲,无法干很重的活,之前,他在镇上修理电脑,2015年接手种了父母的一个大棚。但因为大棚棚体很老,面积不大,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
  2017年9月,耿遵珠找到耿付征,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让耿付征下定决心,好好审视自己的未来。回去之后,他就给自己列了五个规划:有一份稳定的事业、买一套房、买车、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家庭。
  2018年,耿付征改良了自家的老棚,种植面积大了,产量高了,也更省力了,他又从村里租了两个扶贫大棚,种上尖椒。2019年4月份,他种的尖椒迎来了丰收。
  “当时价格在4块9毛钱到5块1毛钱之间,我三个棚一天能摘八九百斤。”耿付征称,他7天卖了3.5万元。
  如今,靠着自己奋斗,耿付征的五个规划,三年时间已经实现了四个。他把大棚作为自己的事业,在2019年买了车和房,现在已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