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出务工到争相回乡

——乡村人才振兴的耿店经验

齐鲁晚报     2020年08月12日
  曹有忠的葡萄今年收成很好。
  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鲁西小寿光”的?它又靠什么来吸引年轻人?这其中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时培磊 王开智
通讯员 赵玉国 刘浩

十字路口的一次思想解放
  未到耿店村,成片的大棚先映入眼帘。700多人的村子,光大棚就建了710多个,耿店村因此有了“鲁西小寿光”之称,靠着种大棚,村民人均年收入3.5万元。
  沿着主干道进入耿店村,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8月5日正逢大集,各色小吃、各类蔬菜摆在两侧,路中间车来车往,非常热闹。
  谈起如今的繁华,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耿店村就兴起种大棚,起初村里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村民都箍了棚,种上了芸豆。
  “那时都是老棚,劳动强度非常大,一年到头能赚三五千块钱。”效益低下,村民对种植大棚的意愿越来越低。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外出务工潮兴起,耿店村一度有200多人外出打工。2002年,耿遵珠当选为耿店村党支部书记。“可以说,我上任的时候,村子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上任后,耿遵珠去寿光考察了一番。“看到人家那个大棚非常赚钱,那时候就意识到应该转变思想。”
  芸豆棚改种尖椒、西红柿、黄瓜,镇上帮忙从寿光请了技术员,“这一改茬,效果特别明显,一个老棚能挣15000多块钱。”村民看到收益高了,热情自然而然就上来了,耿店村随后进行了土地流转等工作,到2006年,村里已经有300多个大棚了。2009年,村里一下又建了100多个大棚。
从种到销都不用出村了
  大棚上来了,蔬菜增产了,销路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耿遵珠决定在村里建蔬菜批发市场。钱不够,大家来凑。耿遵珠发动村民参股,2003年建成了蔬菜批发市场。
  如今,每年到了蔬菜收成期,耿店村的蔬菜批发市场车来车往,全国各地的菜商会集在这里,早上四五点钟,村民就拉着成车的蔬菜,赶到这里交易。市场收取的管理费,给入股的村民分红。
  销路解决了。2008年,耿店村成立了绿冠蔬菜农民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发展高标准大棚。2009年前后,耿店村更是建起了自己的育苗场。
  5日上午,外面下着大雨,在育苗场一个温室大棚里,两位村民正在小心翼翼地打理苗子。据了解,育苗场现在培育的幼苗,有不少早在两个多月前就被订购出去了。
“算算账还是回村好”
  现在,年轻人回村种大棚,建棚可以找合作社,选苗可以找育苗场,技术可以找技术员或有经验的菜农,种植、灌溉、采摘可以聘请工人,随着大棚更新换代,技术越来越先进,种植大棚由力气活逐渐向技术活转变。
  产业顺了,耿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没落下,村里铺上了柏油路,建起了商业街和学校,水电网进行了改造,垃圾也有了清运站。
  耿店村还建起了县里第一个村级养老院,在农村幸福院,贫困或身体行动不便的老人都可以申请免费入住。
  “算算账,还是回村好。”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回村发展。
  从4年前开始,耿店村还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在村里陆续建了124个扶贫大棚。8月4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村周边看到,一排排新的扶贫棚正在建设中,约有80个棚,虽未建好,但早已被村民租去。
变身新型职业农民
  现在耿店村正向着下一个目标行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渐转变。
  2018年下半年,耿店村与江苏绿港农业公司合作,成立绿隆农业科技公司,园区建立了四个智能玻璃温室大棚,34个双模双面日光温室。
  4日下午,在玻璃温室大棚,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看到,这里种植的水果黄瓜仍未换茬,“这里的黄瓜主要瞄准的是高端市场路线,主要是用来采摘,做成礼品盒,或者直接走进商超。”
  与此同时,耿店村乡村实用人才训练基地和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可以投入使用,将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和理论方面的培训,助力村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下一步,耿店村还将延长产业链条,为年轻人打造更多的创业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