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打击”癌细胞

现代放疗技术早已不再“敌我难分”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13日
  在没有硝烟的抗癌战场上,手术、放疗、化疗是全球公认的三大有效治疗手段。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放疗在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均占重要地位。有数据显示,对于肿瘤的治愈,手术、放疗、化疗的贡献率分别是49%、40%和11%。但是,人们对放疗的认可远不如手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 

放疗带来肿瘤的“临床治愈”
  时隔八年,老李又因为便血发现直肠癌。抗癌路上,放射治疗给他安稳的八年时光,他已经很知足。
  因为肿瘤距离肛门很近,八年前,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是手术切除,但无法保留肛门功能。想想以后要靠改道的肛门排便,老李实在难以接受,于是拒绝了手术。四处打听,决定试试放疗。
  “其实患者当时的情况首选是手术,但是再三劝说,患者都无法接受手术,强烈要求放疗。”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千佛山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张建东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经过充分评估,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很是理想。因为老李家住外地,后面几年联系渐少,但没有消息或许是好消息,直到老李肿瘤复发,又找到张建东。不过,这一次,老李听从了张建东的建议,手术切除肿瘤后辅助进行化疗,目前治疗效果不错。
  张建东介绍,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基本医疗手段,放射治疗是应用聚焦的、高能量的放射线,对恶性肿瘤及少数良性疾病进行的局部治疗。1894年伦琴发明X射线以后,1895年就开始应用于肿瘤治疗。放疗的目标是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尽可能少地影响正常组织,可用于治疗几乎全身各个部位的多种肿瘤。
  要进行放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理诊断,确定临床分期,然后对病人进行综合评价,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放疗前首先要准确定位,在影像指导下,由临床大夫准确勾画出病灶及周边淋巴,计算放射处方剂量,制定放疗计划,随后开始放射治疗。
七成癌症患者需要用到放疗
  张建东坦言,大约有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统计数据显示,对于肿瘤的治愈,手术、放疗、化疗的贡献率分别是49%、40%和11%。但是,像老李这样,发现肿瘤首先考虑手术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是个例。
  “放疗可以单独应用,或者和手术、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联合应用。”张建东介绍,对于具体患者来说,是否采用放疗,应按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原则,根据肿瘤的类型,发展期别以及身体状况而定。其中,鼻咽癌、喉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属于放疗疗效较好的病种,如果发现较早,单纯放疗就可以达到根治效果,而无需手术、损伤较小,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比较有保障。对高龄或患有其他疾病等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有绝对优势。
  可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包括新辅助放疗、术后辅助放疗和放化疗联合应用等。像颈段或者胸上段的食管癌,因为肿瘤位置较高,手术比较困难,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在20%左右,但如果通过新辅助放疗,再进行手术,其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45%;一些局部晚期的直肠癌,或肿瘤位置靠下,直接手术难度较大或不能保留肛门,通过术前放疗,可有效缩小肿瘤,为手术创造条件,或使得原来不能保留肛门的手术变为保肛手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像肺癌,尤其是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可以带来根治机会;像胰腺癌,如果发现较晚,可以作为一种姑息减症的手段,减轻肿瘤带来的疼痛。
放疗进入精准治疗时代
  “放疗是辅助治疗,只有肿瘤晚期患者才需要放疗。”张建东坦言,这是现在人们对于放疗的最大认识误区。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是非常肯定的,但是,由于认识不足或者既往传统认识的影响,人们对放疗的接受程度还不高。
  实际上,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随着CT、磁共振、PET-CT、生物代谢影像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放疗从最初的“一维”年代,进入“二维”“三维”,到如今的“四维”,可以精确定位肿瘤,勾画出病变组织的三维结构,精细地勾画出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实现精准打击,从而更好地控制肿瘤,并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患者在接受放疗时,射线确实会穿过肿瘤周边的正常组织,可能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损伤。但是,如果合理控制正常组织所受的辐射剂量,而且目前放疗已经进入精准治疗时代,一般不会出现并发症。
  放疗为局部治疗,对其他部位没有损伤,即便放射线会对人体正常组织和细胞产生一定损伤,不良反应多数也比较轻微,通过适当处理及随着放疗结束,这些不良反应通常都可以控制和缓解。
  不过,张建东也强调,肿瘤的发生和治疗都不是简单的过程,单一治疗手段大多不能取得满意疗效,综合治疗已成为共识。只有多学科结合,发挥和运用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