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首席班主任、济南市舜华学校初中部孙乐:

以文育人,点亮学生的心灯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3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丛丛  实习生  杨润莹

纸短情长
育人重在育心

  “庭碧:这几年我感觉你的进步是很大的,尽管也许还没有到达我们对你期待的那个点,但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一定会如你自己期望的那样优秀。
  晓彤:人生就是场考验,考验我们能否在命运设置的重重阻碍中胜出,而你只要一直扛住,一直坚持,一直努力,一定会获胜。”
  ……
  这是孙乐写给学生的信中的话。从第一次当班主任开始,孙乐便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把班里的趣闻乐事写出来,与学生们分享,学生们最期待的就是放学前“老班讲故事”。
  毕业多年的学生告诉孙乐,毕业时他们复印了班级日记,这么多年来,每每遇到困难,伤心或不解的事,总是拿出来读一读,便觉得心里亮堂了许多。有个远在法国的学生告诉她:文字的陪伴可以冲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是最长情的告白。
  今年的特殊假期里,孙乐坚持给网络那端的学生们写信。而且也能收到学生们的回信。在学生们的信中,孙乐被亲切的称作“孙老、师太”,甚至是“大哥”……孙乐叫孩子们也有很多可爱的称呼,XX哥,XX小王子,XX小可爱等等,通过文字,孙乐更清楚的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纸短情长,四个多月不见,师生之间不仅没有疏离,反而心与心愈发亲近了。
以心换情
用真心呵护每个学生成长

  2014年,济南市舜华学校成立,孙乐成为第一届班主任。孙乐回忆,当时有个家长一直在找学校希望赶紧开学,基本上每天都能看见她的身影。一开始不理解,后来才知道,这个家长因为患病已经时日不多。“后来她告诉我,她每天找学校就是担心自己不在了,孩子上学还没安顿好。在ICU病床上弥留之际,她紧紧握着我的手,努力地说:“孙老师,以后我没了,麻烦你要帮我看好她。”
  谈到这里的时候,孙乐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下来,情绪久久不能平静。孙乐接住了家长的嘱托。直到孩子上高中之后,孙乐也跟孩子承诺以家长的身份出现在孩子需要的场合。
  在孙乐日记中记录着她当班主任的这些年:她去每个学生家家访,真正探寻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在冬天最冷的寒风中,她带着家长出差的学生去打吊瓶;孩子因家长吵架离家出走,她踏遍了大半个济南市终于找到了他……
  孙乐说,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一份责任,更是她与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相互碰撞时激发出的对生命更丰富、更美好的诠释与充盈。
与时俱进
贴近教学和学生生活

  与时俱进,是孙乐贴近教学和学生生活的重要方式。“比如讲到诗词里‘明月’的时候,我会让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包含明月的歌曲、表达的是什么情感等,用他们熟悉的话题引入教学,让他们自己挖掘知识点。”在讲课的时候,孙乐也会结合地理知识、文化常识等让学生进入情景式的教学环境,更好的接受知识点。
  作为班主任,在平日里跟学生沟通的时候,孙乐总是可以接住孩子们抛出来的话题。“老师,‘青你’你喜欢谁?老师你知道XX明星吗?”……为了跟青春期的“05后”们拉近距离,一有空闲孙乐就上网关注当前最流行的影视、综艺、动漫等,“这样我就可以打入学生的内部,他们说的话我都能接上,他们跟我就毫无距离感了。”孙乐笑着说。
  孙乐多次提及,她的班里曾有很多被认为是“特殊孩子”的学生,在孙乐的班里他们都成长的很好。孙乐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教育要做的不是改造孩子,而是帮助他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老师和家长也不要去掌控孩子,而是做好他成长过程中的配角。”
  “我是普普通通的班主任,却是孩子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孙乐说,“我希望用一支笔、一面屏,每一个字里行间都能带给学生幸福的感受,执着的勇气和虔诚的祝福。”
  初见孙乐,她留着利落的短发,走路说话爽朗干净。渐聊渐深,你又能发现这个看似大大咧咧的外表下那颗柔软又细腻的心。从教15年,孙乐作为语文老师一直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给学生的信,用有温度,有真情的文字,点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灯。
  孙乐和学生们在一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