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智慧港口技术,制订全省专业标准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5日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4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加快专业调整和转型步伐,加快教学条件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实训设备的投入,从课程内容更新、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改善和改革,培养适应港口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工匠”。
  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省内外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的专家领导意见的基础上,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开发完成了山东省三年制高职港口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坚持实用性、规范性、针对性、前瞻性四大原则,对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岗位群、职业资格认证、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教材推荐、师资配备、实训室配备、教学建议、课程重要性等十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完成对培养目标、课程支撑、实训室配备标准、师资配备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最终完成了开发方案。人才方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自动化码头、智能理货、物联网、智能控制、E-shipping等新业务、新技术和新模式,以培养学生岗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强调国际化、链条化、智能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行业,获得更加高端的工作机会,并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工业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还有港口绿色节能减排技术都是现在港口关注的技术热点,这些在咱们学院港口电气技术专业的专业标准中充分体现出来了,说明咱们专业跟上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青岛港集装箱三期工程技术部固机副队长迟震 评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