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黑科技”集体亮相

青岛海科展举办,国产首条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公开发布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5日
  “海燕”水下滑翔机。
  9月22日,2020(第五届)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以下简称“海科展”)在青岛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展会持续到24日。海科展期间,国产的首条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全海深声学记录仪等尖端科技揭开神秘的面纱,连续四届在青岛海科展展出的“海燕”系列今年再一次在展会上精彩亮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祖锋 通讯员 马滢滢
  新奇炫酷海洋“黑科技”
集体亮相

  2020青岛海科展展览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分为涉海科研院校、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海洋牧场及养殖技术与装备、海洋船舶技术与装备、海洋能源利用技术与装备、海水淡化技术与装备、海洋通用技术与装备八大展区,全方位展示海洋科技各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
  青岛海科展主打海洋科技牌,各参展商带来的展品可谓精彩纷呈。22日,由中科院声学所与南京锐声联合研制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在本次展会上首次公开发布,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条完全国产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本次展会上发布的阻尼阵列产品,攻克了大深度阵列水听器设计、阻尼护套设计及实现工艺、微弱信号超远距离传输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国外装备,而且在最大工作深度、设备生存能力等一些关键性能指标上有显著提升,在海洋研究和开发以及海洋应用等领域,具有重大价值。
海燕打破潜深纪录
  海科展开幕当天,中科院声学研究所还带来了其自主研发的全海深声学记录仪,可投放在全球任何海域,可常年在海底值守工作,用于记录水声信号、环境噪声及温度、压力等环境信息,为国内首套此类产品,本次在海科展的展出也是全海深声学记录仪首次向公众揭开面纱。
  水下滑翔机“海燕”是青岛海科展的老朋友,今年展会期间,“海燕”又与广大观众见面。天津大学连续四年不断深耕海科展的“海燕”水下滑翔机,目前已能下潜到深渊10619米,再次打破了水下滑翔机的潜深纪录,万米深海研究迈入无人持续断面观测新时代。
  在展会上集中亮相的还有中地装(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带来的可以观测1万米海底的地震数据宽频带长周期海底地震仪、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观众可以亲自到现场体验操控的无人驾驶自主航行系统、北京星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分辨侧扫声呐、西安天和海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水下无人潜航器等等一系列国产高品质的海洋科技产品。
行业大咖论剑“蓝色经济”
  海科展举办期间,2020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同期举办。高峰论坛由第六届精密制造高层论坛暨第四十一届航天精密加工技术交流会、2020(第四届)海洋移动平台观测与探测技术论坛、溪流海洋大讲堂及“智海杯”海洋文化沙龙、海洋渔业与海洋牧场专题论坛等四大板块组成。来自海洋科技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畅所欲言。
  经过四年的专业化运作,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不仅成功搭建起了行业交流的平台,更用平台思维做乘法,搭建起了一个集政产学研金服用为一体的行业发展平台。无论是科研机构、高校,还是企业、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得自身的发展。今年展会期间,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2020年“创客中国”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蓝色海洋”技术成果推介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期举办,为海洋科技创新创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助力。
  自2016年首届海科展举办以来,青岛海科展经过多年的专业化运作,通过平台思维做乘法,已经成为国内以海洋科技为主题的品牌展会之一,不仅为海洋科技新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更为行业以及蓝谷发展搭建起集政产学研金服用为一体的发展平台。青岛蓝谷作为青岛市委、市政府主动承担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而打造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正处于爆发式发展阶段,日前已落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中国大洋钻采船基地等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的海洋领域“国之重器”,已经成为全球海洋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区域,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产业导入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与合作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