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可评职称,期待“蝴蝶效应”

齐鲁晚报     2020年11月17日
  □龙敏飞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贯通机制。这意味着,快递员、育儿嫂等“蓝领”,也能像医生、工程师等“白领”一样参加职称评定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还是被强行分成了“三六九等”,金领、白领、蓝领等的划分,就是现实的写照。人社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7亿左右技能劳动者。但遗憾的是,企业对“蓝领”和“白领”执行两套完全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二者互不相通,也造成了“蓝领”“白领”待遇的差距,同样的,也给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源于此,近年来呼吁将“蓝领”纳入职称评选的声音日益增多,不少地方也有开先河之举。比如今年5月26日,武汉市邮政管理局授予36名快递从业者“快递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资格,这是武汉第一批拥有快递专业职称的人员。而相关的依据,则是湖北省人社厅和省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湖北省工程系列快递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只不过,这只是地方的规定,也只限定快递员。
  如今,人社部印发通知,“蓝领”可评职称,不仅是对民意的尊重,还能带来多重利好。一方面,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机制,顺应了人才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有利于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搭建企业人才成长立交桥;另一方面,这还可以提升“蓝领”们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而有了科学的职称晋升制度,对提升“蓝领”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同时,我们也期待制度推进更进一步。比如,逐步扩大“蓝领”“白领”的贯通领域,能扩尽扩,能融尽融。再比如,在医疗保健、子女就学、就业创业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政策照顾”。毕竟,“蓝领”可评职称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还是要激发“蓝领”们干事创业的激情。那么,除了给予职称评选的资格之外,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收入、福利保障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如此方能掀起必要的蝴蝶效应,让“蓝领”们可评职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职业本就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蓝领”可评职称的规定,就是对此前错误认识、错误行为的有力纠偏,我们期待其能更好地释放出“蓝领”们干事创业的激情,为助力乡村振兴、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