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岛重工跻身装备制造前沿

齐鲁晚报     2020年12月23日
  12月7日,石岛重工总工程师郭春义收到了一条来自非洲的好消息——送往卢旺达的8台大型分离器顺利交款。据介绍,仅仅8台机器,公司就卖出了2000万元!
  在石岛重工工作了6年,郭春义见证了企业“节节高”的转变,也明白企业转型的秘诀——要制造,就要朝着核心和关键装备方向发展,做其他人做不了的事情,而想要完成这一过程,就必须向科技和人才求动力。
  送往卢旺达的这八台大型分离器,就是石岛重工转型的鲜明写照。
  “我们生产的设备可不比通用模具,必须是‘点单’式的制造。”郭春义说,分离器作业时要悬浮于20米深的水下,非洲也不比国内,不论是温度、压力还是作业环境,对制作材料和加工工艺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转型中的石岛重工将目光投向了高校。2019年,接到订单的郭春义远赴江苏,找到江苏海洋大学的教授团队,共同对订单展开研究。历经3个月的研发,企业和高校组成的50余人的研发团队终于成功实验出了耐高压、耐腐蚀的双相钢,企业攻克了双相钢的制作难题。半年后,总计超过千吨的分离器制造完毕。
  企业转型的“动力来源”可不止这一所高校。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眼下,企业已与数家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并通过合作、实习等多种方式将人才留下来;就连郭春义自己,也是石岛重工从大连“挖”来的行业专家。
  明确的目标、充足的人才,让石岛重工连续掌握了装备精度、焊接、整体热温度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并顺利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的大门。2019年,企业出口海外产品占比达20%,所生产的产品远销世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大型压力容器制造能力已迈入全国第一梯队行列。“即使和一重、二重等央企比起来,我们的产品也能‘掰掰腕子’!”郭春义嘴角上扬,坚定而自信。
  眼下,企业还有6个亿的订单正在制造,各大生产车间火花四溅、机械轰鸣,年初制定的5亿元营销额已唾手可得。   (林晓飞 姜蓉蓉 傅文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