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5城陆续发布落户新政策

门槛一降再降,透露什么信号

齐鲁晚报     2021年01月02日
  2020年末,多城密集出台户籍新政。自2020年12月14日起,福州、无锡、青岛、苏州、广州在内,10天中五个城市接连推出户籍改革政策,放宽落户门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杜亚慧

“十四五”蓝图绘就
各地人才需求旺盛

  2020年12月22日,苏州市推出户籍改革政策,提出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记者注意到,这是近十天来第五个宣布放宽落户门槛的一、二线城市。
  2020年12月14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不设学历、年龄、就业创业限制,外省市人员均可申请在福州市落户。
  同日,青岛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审议《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在青岛具有居住性质产权住房(含已网签)即可办理落户,同时在城区取消积分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县域三市落户,并鼓励举家迁徙和亲属投靠。
  就在第二天,无锡修改《无锡市户籍准入登记规定》,全面取消江阴、宜兴行政区域内的落户限制,实行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基础的户口迁移制度,为无锡市探索建立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积累经验。
  一线城市广州则拟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2020年12月16日,广州市人社局发布《广州市差别化入户市外迁入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拟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在实施范围内就业或创业,且同时符合特定条件的人员,可将户籍迁入广州市,在差别化入户实施范围办理登记入户。
  记者注意到,五个城市中,四个是过去几年人口流入不足的二线城市。根据4城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福州2019年新增常住人口6万人,新增户籍人口7.42万人;无锡2019年新增常住人口1.7万人,新增户籍人口5.62万人;苏州2019年新增常住人口2.83万人,新增户籍人口19.05万人。
  青岛方面,公报仅披露常住人口数,2019年末常住总人口949.98万人,比2018年增加10.5万人。与同级别的其他市对比,增量存在一定差距。
  人口数量决定城市活跃度,在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滑的大背景下,吸引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争夺点。合富辉煌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许传明分析,新一轮的人才争夺基本延续了近年来的思路,以户籍为手段,吸引人口流入,来促进产业转型、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也为未来竞争打下基础。“眼下各地陆续出台‘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相应地产生了对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许传明说。
  许传明认为,二线城市是接下来15年至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战场,人才竞争会更加剧烈。不过,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在落户政策激励之外,各地还要重视起后续的产业调整和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做好这些,才能真正成为胜利者。”许传明说。
一线城市户籍改革新思路
广州探索差别化落户

  与二线城市相比,同时发布户籍新政的广州显然已经开始了更“幸福”的烦恼。作为一线城市,广州开始探索市内差别化落户。
  来看广州这次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广州市拟规定,在广州差别化入户实施范围内就业或创业,且同时符合拥有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单证),或拥有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大专学历,或全日制技师学院预备技师班、高级工班毕业人员;年龄在28周岁及以下;申报时须在差别化入户实施范围区域内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12个月的,可在差别化入户实施范围内的行政区办理登记入户。
  差别化入户实施范围是哪里?《征求意见稿》写明,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行政区。
  广州不缺人口的流入。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人口比上年净增40.15万人,户籍迁入人口21.05万人。从近5年来看,广州常住人口年均新增也达40万以上。  总面积7434.40平方公里的广州,2019年末常住人口达到1530.59万人,主要集中在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等中心城区。白云区、黄埔区、从化区等7个行政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上相对落后。也正因如此,后者的工业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
  这次征求意见稿的出炉,可以看出,在确保每年足量人口流入的同时,广州已经开始探索落户政策的细化:实施差别化落户新政,重视人才结构和产业品质的提升,吸引更多人口、人才去往更需要的地方。这一探索,是一线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吃螃蟹”的苏州
与进击的长三角

  这一轮户籍新政,苏州最“扎眼”。
  从本次苏州户籍新政的内容来看,有两大重要突破点。一是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二是特大城市苏州与南京在积分落户时,实现居住证年限和社保年限积累互认,探索苏州与无锡、常州等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积累互认。
  苏州素有“中国最牛地级市”之称,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35.8亿元,位居普通地级市第一。从公报来看,苏州目前全市常住人口1075万人,户籍人口722.6万人,净流入人口达352.39万人。
  许传明认为,苏州此次放开户籍门槛,有利于吸引、留住这些外来人员,使他们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对于此次苏州在租房落户上的突破,许传明说,其实国家层面早不乏要求,但受制于各地发展状况,并没有取得很好的进展。“苏州这次‘吃螃蟹’,其他城市能不能跟上有待观望。要做这一突破,需要有良好的公共服务配套打底,敢‘吃螃蟹’也是苏州有底气的表现。”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到“租购同权”: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关于第二个突破,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在“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一节,明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可以说,苏州此举,快速响应了中央的号召。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认为,积累互认这一做法,让人才要素在苏锡乃至长三角有序畅通流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实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这种打破户籍壁垒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未来也期待各地能出台更多解除要素流动壁垒的制度,让区域一体化的好处惠及更多人群。”董彦岭说。
  记者注意到,就在户籍新政发布前几天,2020年12月16日,苏州召开了“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会。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在会上指出,苏州“十四五”发展的思路要按照“超大城市”来科学谋划。
  许昆林表示,苏州要积极主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对接融入上海,对接好上海这一平台,加快推进沪苏同城化,以上海为龙头,在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发挥积极作用。
  2020年12月14日
福州提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
同日
青岛提出在城区取消积分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县域三市落户
12月15日
无锡宣布全面取消江阴、宜兴行政区域内的落户限制
12月16日
广州宣布拟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12月22日
苏州市提出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