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零门槛”背后的城市发展考量

齐鲁晚报     2021年01月02日
  1月1日起,福建省福州市《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的若干措施》及《〈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就要正式施行。
  福州这次发布的新政指向明确,不设学历、年龄、就业创业限制,外省市人员均可申请在福州落户,六县(市)、长乐区人员均可申请在五城区落户;凡具有福州市户籍的人员,其近亲属均可申请投靠落户,可谓是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我国人才发展和人才工作创新将融入国家大战略、大格局、大态势。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表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包括落户政策在内的各项人才政策,为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保障。
  “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是青年和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对于想要实现层级跃升的城市而言,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冲动和需求更为强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锐认为,人才有序有效流动才能达到市场化的有效配置,各地降低落户门槛,既符合建设人才强国大背景,也是减少人才流动羁绊,更有效获取人才的途径。
  从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纳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重视不必赘言。
  “当前,对高科技高层次人才,对国民经济、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有重要贡献人才的需要是主要,但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层次类型、能力水平、技能要求也提出更高标准。”黄茂兴提到,各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定位对人才发展的规划也有所侧重,落户政策带有鲜明的城市发展印记。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分析称:城市的本质是人口的聚集,人才从人口中产生。以往理念是人口增加就意味着城市财政负担,现在人们更多看到人口增加带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
  “过去城市接纳落户时考虑更多的是成本以及当地的人口承载能力,而现在不少城市认为人才不是成本而是资本。”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谌新民说。综合新华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