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诱发的不只是痛风

做好“三多四少”能有效降低尿酸

齐鲁晚报     2021年01月31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血尿酸升高除可引起痛风之外,还与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晓丽

高尿酸血症
患病率达到13.3%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姜晓宇表示,尿酸盐在血液中的浓度超过360μmol/L时,可引起尿酸盐结晶析出,在关节腔和其他组织中沉积。
  因此,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360μmol/L就认为是高尿酸血症。
  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高尿酸血症发病率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为1.1%,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代谢性疾病。
  姜晓宇介绍,尿酸排泄障碍或者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是引发高尿酸血症的两大原因。
  临床研究显示,90%以上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存在尿酸排泄障碍。而细胞代谢加快如肿瘤、甲亢及肿瘤化疗后的大量细胞死亡或食物中嘌呤含量过高,都会导致体内尿酸生成过多。
  有很多人认为高尿酸血症就是痛风。对此,姜晓宇表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密不可分,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增高,痛风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
  但是,大多数高尿酸血症并不发展为痛风,只有尿酸盐结晶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下来,造成损害,才出现痛风。
  “因此,高尿酸血症不能等同于痛风。仅依据血尿酸水平既不能确定诊断、也不能排除诊断。”姜晓宇说。
  目前,我国广大患者,甚至有部分医务工作者对高尿酸血症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对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有许多盲区,存在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患者依从性差、转归不良等状况。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是否需服药观点不一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已受到多学科高度关注。”姜晓宇表示,许多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例如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可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称之为尿酸性肾病。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中也提到,高尿酸血症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血尿酸每增加60μmol/L,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加1.4倍,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12%。
  “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及其相关合并症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姜晓宇表示,血尿酸长期达标可明显减少痛风发作频率、预防痛风石形成、防止骨破坏、降低死亡风险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预防痛风及其相关合并症的关键。
  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各国指南观点不一,欧美指南多不推荐,而亚洲国家如日本、中国多持积极态度。目前临床常见药物包含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代表药物分别为别嘌呤醇、非布司他和增加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
  在中医治疗方面,姜晓宇表示,通常按养治并举、病证结合、分期而论的原则,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健脾泄浊化淤要贯穿治疗始终,常用药物有薏苡仁、土茯苓、萆薢、虎杖等。
  “所有患者都应知晓需要终生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240-420μmol/L。”姜晓宇提醒,要定期筛查与监测靶器官损害和相关合并症,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降尿酸
谨记“三多四少”

  多喝水,大量饮水可缩短痛风发作时间、减轻症状。心肾功能正常者需维持适当的体内水分,维持每日尿量2000-3000ml。可饮用牛奶及乳制品(尤其是脱脂奶和低热量酸奶),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
  多吃蔬菜水果,以低嘌呤饮食为主,少吃甚至不吃富含嘌呤的蔬菜(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及豆制品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作无明显相关性,可适量食用,不过肾功能不全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食用。
  多运动。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坚持适量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诱发痛风发作。要注意的是,运动后需要及时补水,以免尿酸浓度被动浓缩。但是,指望运动发汗排尿酸不靠谱。减轻体重可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少饮酒。酒精会促进嘌呤分解为尿酸,抑制尿酸排泄,特别是黄酒、啤酒和白酒。如果难以避免,男女每天酒精摄入应控制在25克和15克以内。痛风急性发作期、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该完全禁酒。
  少吃红肉,牛肉、羊肉、猪肉等都属于高嘌呤食物。痛风急性发作期不要食用肉类,缓解期或高尿酸血症状态时,每天红肉的平均摄取量应控制在50g以内。
  少吃海鲜。一顿海鲜下肚,尿酸水平会急剧增加,痛风患者一定要避免海鲜类食物。
  少喝高汤。嘌呤易溶于水,会使食物中的嘌呤溶于汤中,所以,不建议饮用猪骨汤、牛骨汤等。在食用鱼、肉类食物时,可以先用沸水氽过后再烹饪,这样可减少此类食物中的嘌呤含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