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漂来“天下第一庄”

齐鲁晚报     2021年03月26日
  台儿庄运河
  □郑学富

  明朝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改道由夏镇向东经台儿庄南下,名不见经传的荒凉村落台儿庄迎来了发展机遇,借助运河漕运黄金水道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商贸重镇。清光绪版《峄县志》说:“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
  京杭大运河原先不流经台儿庄,是从济宁沿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南四湖之西侧,经徐州与黄河交汇,然后借不老河转入邳县,借徐州至淮安一段黄河行运。但黄河时常泛滥,导致漕运常常受阻,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徐州、吕梁二洪为河道上的两处急流险滩,成为运河漕运的“鬼门关”,船只经此而过,常出现船覆人亡的事故。据《明史·河渠志》记载,从嘉靖六年(1527年)至万历三年(1575年),邳县经徐州至济宁运道发生的“黄河害运”事件,达十次之多。
  明隆庆三年(1569年),总河都御史翁大立向朝廷提出开通泇河,以避徐、吕之险。此后30多年,总河尚书舒应龙、总河刘东星、李化龙、曹时聘等先后主持开泇河,到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泇运河全线通航。泇运河的开通,解决了因黄河泛滥影响漕运的难题。但是,从微山湖到台儿庄42公里的河道,西高东低,微山湖的湖底比台儿庄海拔最低处还高7米。巨大的落差,雨季储存在微山湖里的水源一泻百里,用不了多久就会流泄净尽,将不能保证漕船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水源下泄,保证此段运河水位正常,漕河官员采取建立闸坝以调节水位的办法。万历年间,在韩庄至台儿庄之间的河道上,自西向东依次建起韩庄、德胜、张庄、万年、丁庙、顿庄、侯迁、台儿庄八座斗门式船闸。各闸开挖越河一道,以备泄洪和蓄水,利于通航。为了减少启闭次数和闸门磨损,节省维修费用,每次过闸,船只必须结队编组,不准单船过闸。这样,船闸管理和维修需要专门机构。为此,朝廷在韩庄至台儿庄之间设闸官署4处,浅铺38处。每个闸官署设闸官一名,管辖两处船闸。
  泇运河的通航,既避免了漕运风险,又缩短了航程时间,每年经此北上的漕船在7700艘以上,运送漕粮420万石。泇运河成为当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交通命脉。明朝河道总理于湛在《运河题铭》中说:“国家定鼎燕京,仰借东南朝税400万担,以资京师,为此漕渠一脉,为之咽喉。”足见台儿庄运河的历史地位和经济作用。
  台儿庄虽然历史悠久,但是汉唐以来就是一个乡村集市,并无城垣,元代始才建有土圩。泇运河开通之后,随着漕运的兴盛,台儿庄也逐步繁荣起来,成为运河沿线的一座重镇。《峄县志》载:“自泇河既导,而东南财糈跨江绝淮,鳞次仰沫者,凡四百万有奇,于是遂为国家要害云。”明朝政府在台儿庄设置官衙,并开始筑城。到了清代,又进行过多次重修扩建。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兖东道兵备副使蒋鸣玉倡导重建台儿庄城,由县丞雷烇负责,次年竣工。主城南傍运河而建,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25公里,护城河宽10米,深2米,首尾与运河衔接。咸丰七年(1857年),由地方圩练长尤训光发起募捐,再次筑城。这一次修筑的城墙,城墙基为土台,墙高4米,上砌垛口,城墙从底沿而上,向内倾斜,砖墙内筑土胎,宽3米。建有城门6座:名字分别为仰生、台城旧志、中正、承恩湛露、惠迪吉、迎祥。东南西北四个正门均建有两层门楼,上为岗楼垛口,下为通道,城墙上面可行驶大车。城内修铺了12条街道和2公里的车大路,连接六座城门,城内有5000户人家,24300余人,房屋20000间。
  由于运河漕运的发展,台儿庄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江浙、湖广一带的竹木、瓷器、丝绸、茶叶、蔗糖、稻米、纸张、桐油、工艺品、棉布、水果等,运抵台儿庄码头向周边批发;北方的山果、木材、药材、皮货、杂粮、油、麻、烟草、煤炭等也由台儿庄中转南下。很多商铺为了方便装卸货物,便在运河沿岸兴建了码头,有典当后码头、四十万码头、天后码头、阎家码头、彭家码头、高家码头、郁家码头、双巷码头、王公桥码头、骆家码头、谢家码头、霍家码头、王家码头等十余处。这些码头,满足了大量货物的及时装卸,为码头贸易提供了顺畅通道。在台儿庄古城内有的码头至今保存完好,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仅存的明清码头。
  台儿庄的兴盛,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投资兴业,台儿庄人口猛增。康乾盛世时期,台儿庄的加工业和商贸流通业繁盛一时,城内粮行、皮行、染坊、酒坊等大量涌现,手工业发达,行业众多,有数百种手工产品。在丁字街、月河街、顺河街、鱼市街、竹竿巷等商贸街巷,店铺多达百余家。明清两朝,台儿庄先后涌现出郁、台、花、马四大家族和燕、尤、赵、万四大商户,引领着台儿庄的商贸发展。河北、山西、宁夏、甘肃的一些回族居民也迁徙到台儿庄经商居住,经营独具特色的清真饮食,出现沙、洪、展、吕四大穆斯林商户,兴建了南北两座清真寺,汉回两族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了台儿庄的繁荣。到清末民初,由于铁路运输的出现,运河漕运已没有往日的辉煌,但是台儿庄的商贸业仍然强劲。台儿庄为峄县40个集镇之首。当时的台儿庄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街巷丝竹不绝,夜不罢市;河道上舟楫如梭,帆樯如林,渔火万盏,歌声十里,一派繁荣景象。《峄县志》说:“台庄濒运河,商贾辐辏,圜匮栉比,亦徐(州)兖(州)间一都会也。”
  台儿庄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带,又是一座移民城市,运河漕运的发展,促进了南北文化在台儿庄的兼容并蓄,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如独特的服饰、饮食和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富有鲜明特色、丰富多彩的民间曲艺和群娱群乐的民间游艺。大鼓、小鼓、渔鼓、快书、评书、琴书等曲艺品种门类繁多,狮子、龙灯、高跷、旱船、竹马、花鼓等民间游艺形式多样,反映了台儿庄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特点。
  台儿庄文化的多样性是运河沿线最丰富的,所以它是运河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台儿庄沿河而建、因河而兴,繁荣的运河经济使台儿庄成了明清时期中国南北文化、南北建筑风格的结合点,这里云集了大批的晋商、徽商、浙商、闽商、粤商、是辐射苏鲁豫皖和沪浙闽等地区一座重要的商埠城市,其建筑风格具有“七分雄、三分秀”的特点,是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建筑结晶。古建筑门类繁多,主要有欧式建筑、广东建筑、福建建筑、徽派建筑、山陕建筑、江浙建筑、山东(北方)建筑等八大类建筑风格。古运河北岸的顺河街、越河街、丁字街等古街巷、古民居,顺河而建,布局灵巧,错落有致,古运河南岸的古村落,草屋茅舍,泥墙草顶,古朴清幽。
  清朝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分别六次巡视江南,大多经过台儿庄。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年近六十的康熙皇帝第六次南巡,驻驾台儿庄,做了两件青史留名的好事:一是召见告老还乡的官员曹自新,询问农事水情,拨款修筑堤坝。《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二月戊戌,次台庄,百姓来献食物。召耆老前,降询农事生计,良久乃发。”二是举办诗词大会,钦拔峄县文人李克敬为第一名。
  台儿庄,这座大运河漂来的城市,有着繁荣富庶的荣耀,也有扬威不屈的悲壮。2008年,枣庄市委、市政府按照明清风貌重建台儿庄古城。一座二战纪念城市、东方古水城、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崛起在京杭大运河畔。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