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罗曼蒂克和绅士精神的泰坦尼克号

齐鲁晚报     2021年04月23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说

  秩序井然的救援,妇孺优先的原则,凄美的爱情故事,是人们对于100多年前的泰坦尼克号船难的印象。4月16日,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上映,它为观众从深海中重新打捞起了一段被人刻意隐瞒的历史,在虚构爱情和绅士风度的背后,电影中引人泪下的求生场景来源于一名幸存的中国人,历史上竟还有六名中国人在船难中死里逃生。他们是如何幸存下来的?后来的命运如何?
  纪录片《六人》动员了20位研究者历经1825天的找寻,走访海内外20多个城市,翻阅上千份史料,探访上百位联系人与受访者,一段华人漂泊异国的辛酸经历终得以与世人相遇。这部追寻中国人在泰坦尼克号船难中遭遇的纪录片,由詹姆斯·卡梅隆监制。在此之前,2012年卡梅隆导演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发布3D重制版时,一段曾经删减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片段中,除了女主角露丝,14号救生船还救起了一名趴在木板上、说粤语的中国人,这名中国人就是Fang Lang。关于船难的记录,他留下了一首诗歌:“天高海阔浪波波,一根棍子救生我。兄弟一起有几个,抹干眼泪笑呵呵。”
  在3D重制版《泰坦尼克号》中,关于中国幸存者Fang Lang的删减镜头得以恢复,在长久的沉默背后,是一段掩埋了100多年,关于中国移民劳工的真实历史。1912年4月10日上午,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起航,准备开往美国纽约,港口人群攒动。方荣山手握编号1601、价值56英镑9先令11便士的三等舱船票,与另外七名男性同伴一起走上舷梯。
  他们都来自中国香港,年龄在24岁-37岁之间,是英国唐纳德轮船公司雇佣的锅炉工,公司给买了“团体票”才得以登上这艘“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作为两千多名乘客中的八人,他们原定搭乘泰坦尼克号到达纽约之后,到经停纽约的阿那特号(Annetta)上做工。Fang Lang的计划则是去美国俄亥俄州做生意,以便尽快摆脱自己的劳工身份。泰坦尼克号向北大西洋驶去,Fang Lang一行八人在位于巨轮下层甲板的三等舱落脚,挤在一间客房里,日常工作是最苦最累的烧锅炉。泰坦尼克号有当时最先进的发动机系统。它有三台主发动机,需要29台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为保持蒸汽发动机运行,需要工人每天将煤徒手铲进燃煤炉内。
  这八名中国人乘坐泰坦尼克号是为了养家糊口,心中怀揣着以后的人生规划,没想到却遇上了航海史上的一场大灾难。
  1912年4月14日晚上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海域突然与冰山相撞,仅仅过了2个小时40分钟,这艘被称为“永不沉没的巨轮”就沉没于北大西洋海底,1500多名乘客葬身冰冷的海水,幸存的700多名乘客在海中挣扎了四五个小时,才等到前来驰援的卡帕西亚号。
  Fang Lang是泰坦尼克号乘客中,最后一位被救起的人。在船沉没过程中他用一具浮尸的皮带,将自己绑在一块木板上,凭着顽强意志力,挺到折返的救生艇赶到。这个情节,正是电影《泰坦尼克号》剧本创作中,杰克把露丝托上门板使其获救的重要灵感。
  “当时我们都以为他死了。”救生艇上的乘客夏洛特·科列说:“我们朝他大喊,但他一点反应都没有。”
  当救生艇指挥官罗威与乘客们把Fang Lang拖上船后,五分钟内他就恢复了体力。当发现身边的船员因劳累过度快要晕倒时,Fang Lang居然接过船桨划起船来。指挥官罗威说:“他看起来像个英雄!”这场船难中,包括Fang Lang在内的六名中国人都活了下来,余下两人落入海中,与船上另外1500多人一起葬身大海,遗体也没有被找到。在他的同伴里,Choong Foo爬上了13号救生艇,而关于Lee Bing、ChangChip、Ling Hee、Ali Lam四人的获救,则出现了磨灭事实的说法。
  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把他们扭曲为“为了得救装扮成女人”“藏在救生船中的懦夫”,说他们躲在救生艇的座位底下,才捡回了一条命,根据泰坦尼克号的制造商——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主席J·布鲁斯·伊斯梅的说法,他与四名中国人同处在C号救生艇上,尘埃落定之后,他们才发现四名中国人躲在船底。
  不过,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在调查拍摄中,以1:1的比例还原了C号救生艇,在核实了记录上所有的人员之后,他们证实了根本不可能存在“藏了四人且没被发现”的情况。
  但在百年来的历史中,这六位幸存者一直以“卑劣逃生者”的形象出现:他们抢占妇孺座位,偷躲偷藏。在船难过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甚至以卑劣的负面形象走进了教科书,随后又被审判为“铁达尼上的国耻”(《西风》第二期,1936年10月1日)。
  救援船只卡帕西亚号到达纽约港后,泰坦尼克号上的700多名幸存者陆续上岸。政府、公益组织、幸存者亲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场援助,铁路公司也为生还者开辟专用的车厢,载他们前往下一站目的地,当时所有白人幸存者在美国都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但六位中国幸存者却没有上岸进入纽约,他们无法踏上美国的土地,而是继续被送往其他地方做苦工。
  为什么唯独中国幸存者会受到各种诽谤和污蔑,而且踏不进美国的土地?这还得从20世纪初美国的“排华法案”讲起。
  在美国“排华法案”的海报上,画着一个代表美国的“山姆大叔”,他一手拿着一纸公文“排华法案”,一边脚踹在一个华人的屁股上。海报中华人的形象面容狰狞,身材矮小,还拖着一根长辫子。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美国在1882-1943年实行的“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明确排斥一个种族群体的法律。
  六位中国幸存者的不公遭遇,正是因为这部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纪录片《六人》的监制詹姆斯·卡梅隆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他们六人被洗刷、被隐藏、被删除,当时的美国不再向中国人开放,这种排斥只针对中国人,只有这些被长期利用的中国廉价劳动力要被驱逐出去。”抨击了美国当时对中国人的歧视。
  纪录片《六人》客观中立地道出了当年六位中国幸存者的遭遇,拍摄团队造访了中国的北京、香港,英国伦敦、南安普顿、布里斯多、利物浦,美国旧金山等20多个城市,卡梅隆更是对这部纪录电影提供了莫大的无偿帮助。可以说,纪录片《六人》是首次披露泰坦尼克号上中国乘客故事的伟大记录。
  谈及拍摄这部纪录电影的主要原因,《六人》首席研究员施万克说:“其他的700多个幸存者都有后代很骄傲地讲他们的故事,唯独这六个中国人没有后代提起过他们的故事,这六位中国幸存者展现了勇气和智慧,他们理应和其他幸存者一样被记录、被流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