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疫苗可应对印度变异株

“苗苗苗”提速!近8天接种超1亿剂次

齐鲁晚报     2021年05月21日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开足马力,24小时不间断生产新冠疫苗,日生产超100万剂。           新华社发
  “近期,各地群众踊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5月1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近4.5亿剂次,其中最近8天共接种超过1亿剂次。
  现有疫苗能否应对印度变异株?疫苗“混打”是否影响保护效果?疫苗装量不同是否影响接种用量?有关部门与权威专家进行回应。
  安徽辽宁病例
病毒基因序列相同

  针对外界关注的安徽、辽宁两地的疫情源头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我国近期没有本土传播病例,出现聚集性疫情的病毒一定是来自境外感染的人,或是污染的物品,溯源工作正在调查。
  专家表示,安徽的病例、辽宁的病例,从病毒的基因序列来看,完全相同,是同一个传播链上。结合安徽和辽宁两轮筛查的结果来看,这起疫情规模不会太大,不会出现像今年年初那样的规模。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提醒,这次疫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疫情还没过去,国际疫情持续高发,输入我国的风险加大,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工作呈现长期、复杂、不确定的特点,疫情防控工作须臾也不能放松。
印度变异毒株
或远超三千

  对于全球关注的印度疫情,吴尊友表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专门设立了一个网站,监测全球的病毒变异情况。从监测网可以看到,印度变异毒株有三千多株。吴尊友称,上报、监测的毒株只占实际病例的很小一部分,在印度,真正的变异毒株可能超过或远远超过三千多。
  世卫组织把病毒变异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特别“需要警惕的变异毒株”,像英国的、巴西的、南非的。第二类叫“值得关注的变异毒株”。像印度的这起变异,就是目前流行占优势的毒株。其他的变异,就是“无需关注的变异毒株”。
现有疫苗一旦不能应对
会有新疫苗投入使用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介绍,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疫苗可以应对印度变异株,产生一定保护作用。
  “病毒在不断变异过程中,变异还会加大,一旦出现现有疫苗应对不了的变异株,我国灭活疫苗有快捷的方法可以应对。”邵一鸣介绍,只要在投料端加入新变异株的病毒,利用原有生产工艺,产品端出来的就是针对变异病毒的新疫苗。
  他表示,一旦出现了现有疫苗不能应对的变异毒株,就会有新的疫苗投入使用。
  “目前,印度变异毒株有3000多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说,变异毒株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可怕,更重要的是看变异性质,微小变异不需要给予关注。
建议用同一企业
同一技术路线产品

  近期,有公众反映在接种2剂次新冠疫苗的时候,发现分属不同厂家,这样的“混打”会不会影响接种效率?
  “我们之前做过大量科学研究试验,使用同一个技术路线的不同厂家的疫苗,效果是完全一样,既不会影响保护效果,也不会影响疫苗安全性。”邵一鸣说。
原则上,建议用同一个企业的同一种技术路线的产品,来完成它的2剂次或3剂次程序的接种。
  “在没有同一个企业、同一种技术路线的产品来供应时,建议用同一种技术路线的产品来替代。”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也就是说,灭活疫苗只能替代灭活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只能替代蛋白亚单位疫苗。
  他表示,在没有充分论证和研究证据的情况下,不同技术路线的产品不能“混打”。不能说先打了灭活疫苗,后面再用腺病毒疫苗,或蛋白亚单位疫苗来替代。
不同装量
不影响接种用量

  邵一鸣说,我国厂家生产的疫苗,在原辅料、生产配方、包材、生产场地和工艺参数上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装量规格。
  “可能有些公众会担心两个人用一瓶,每个人接种量就不够了。”邵一鸣回应,不同规格的疫苗装量都是有富余量的,完全足够使用,公众不需要担心。
  邵一鸣介绍,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多剂次装量的疫苗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运输更多疫苗,节省包材、运输的运力。
中疾控回应
疫苗中发现絮状物

  针对有公众接种时在疫苗中发现絮状物问题,邵一鸣回应说,疫苗外观不是完全澄清透明的,像蒸馏水一样。他解释,因为疫苗内有疫苗的成分,还有疫苗的佐剂,佐剂要吸附疫苗的组分,形成一种乳白色的混悬液体,在静置情况下可以分层。
  他强调,目前的疫苗质量标准是,合格疫苗“应为乳白色混悬液体,可因沉淀而分层,易摇散”。一摇以后,很容易分散开,是相对均匀的乳白状,这都是合格的。邵一鸣还表示,国内厂家生产的新冠疫苗,放行前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首先是厂家自检,自检合格后,会报检,报到国家药监局,以及药监局指定的相关第三方检验机构。第二次检验合格后,国家药监局还要进行批签发的检验,合格后才能放行。
无论是否打疫苗
都要坚持戴口罩

  “疫苗是生物学手段,戴口罩是公共卫生手段。”吴尊友说,这两个手段是互相包容而不是排斥的。在还没有实现群体免疫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打疫苗,都要坚持戴口罩。“只要境外疫情没有得到控制,国内任何地方发生疫情都是有可能的。”吴尊友说,常态化防控的措施一定要落实到位,出门要备口罩,在人员聚集的地方要戴口罩。
  米锋提示,防控措施必须落实落细,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目前接种速度加快,国家卫健委多次对各地提出要求,要始终把接种安全和规范操作放在首要位置。
     据新华社、中新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