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强化土地要素支撑

政策精准“滴灌”助力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齐鲁晚报     2021年05月21日
  5月18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介绍威海强化土地要素支撑,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科学做好项目用地分析研判
  为保障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在项目谋划和立项的初始阶段,主动靠上,变“后置”为“前置”,对项目用地问题进行分析研判,确保项目不走弯路,争取工作主动。
  做好底线管控,全力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和省相关管控要求,在省级重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主动配合建设单位或牵头部门,提前按规定编制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生态保护红线区不可避让论证报告,涉及规划调整的,立即结合项目选址和相关政策要求,编制规划调整预案,为项目建设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部门衔接,缩短用地审批时限。项目用地征收涉及10余个部门,整个过程最少也需要3个月,且标准高、要求严。在项目初始阶段,就积极与各区市政府、管委及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衔接,提前介入,专人辅导,驻点协调,积极推进项目用地报批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压缩征地组卷时间,提高报卷审批效率。
  研发项目用地合规性智能辅助查询平台,为项目选址提供信息化支撑。研发了“威海市项目用地合规性智能辅助查询平台”,该平台提供了卫星影像、行政区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项目落地必备的基础数据。通过该平台,能够及时、快速查询项目拟选址用地情况,地块符不符合要求,能不能用,一目了然,避免了初始阶段项目盲目选址而造成的后期工作被动。
项目用地指标实现精准保障
  用地征收报批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用地中的关键环节。随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逐年减少,及“要素跟着项目走”“增存挂钩”“成片开发”等新政策的相继出台,以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精准化、项目化保障用地需求。
  深入摸底排查,全盘掌握土地要素需求情况。今年初,迅速、全面梳理摸排市委经济工作会、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市级重大项目等10方面、1038项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对筛选出的196个重点项目存在的土地、规划方面的需求和问题,实行台账化、清单化管理,逐个项目细化任务、分解责任、倒排工期、因地定计,进一步明确全年土地要素保障目标任务和细化落实举措。
  争取省级支持,做好省专项指标统筹跟进。入选省重大项目名单,是威海市重点产业项目获得足够用地指标支持的最为稳妥的方法,而且还可为威海其他基础设施、民生和产业项目腾出更多的用地空间。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实际,积极指导各区市、开发区,多方寻找重大项目“比较优势”,争取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名单。最终威海市成功申报省大项目20个,使用省专项指标7067亩,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要求,项目化、精准化分配用地指标。自去年以来,国家和省改变了传统的指标分配方式,推行“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增存挂钩”等新办法。将各区市存量土地消化处置和新增指标分配相挂钩,并建立定期通报、奖惩激励机制,并且指标分配以真实有效的项目为依据,以项目定指标,力争有限的新增指标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大力提升土地供应质效
  土地供应是一项政策性、约束性比较强的工作。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力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
  降低用地成本,多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联合多部门在工业用地供应方面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实体经济项目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为实体项目和工业企业提出了诸如弹性年期、租让结合、先租后让、70%地价、边角地等多项优惠扶持政策,企业可根据实际自由灵活选择供地方式,降低了企业用地成本,解决了用地难题。
  紧盯存量资源,大力拓展项目用地空间。当前威海还有很多的存量用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这不仅造成了土地的闲置浪费,而且更加加剧了用地紧张局面。组织人员对全市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进行了全面摸底,共排查出可直接用来安排项目的存量土地11007亩,进行了逐宗上图造册,并标明了每个地块的位置、面积和性质,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直选方案”。
  政策精准“滴灌”,发挥土地要素助推剂作用。为协助各区市、部门更好适应当前用地形势,把准政策脉络和变化,4月29日召开了全市土地要素保障专题会议,对项目落地全流程、全链条涉及的最新政策要求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本次会议形成了“四个一”成果,即1篇《土地要素保障政策宣讲材料》、1个《项目用地合规性智能辅助查询平台》、1本《全市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资源手册》、1套《土地要素保障政策法规汇编》。近期,还组成了专门的宣讲队伍,由分管领导带队,前往各区市、开发区进行了现场宣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