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威海)教师邵春涛为“天问一号”成功落火提供技术支持

齐鲁晚报     2021年05月21日
  5月15日7时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邵春涛老师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合作参与了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研制工作,邵春涛负责的与“火星EDL过程仿真”和“火星车GNC模拟”相关的两个课题分别为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经历惊心动魄的“9分钟”,“天问一号”终于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得知此消息是在5月15日早上8点半,当时邵春涛正和往常一样在实验室里忙碌着。
  “此前并不知道‘天问一号’具体的落火时间,但对于圆满完成预定任务有充分的信心!”邵春涛用“平静”二字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但是社会各界对“天问一号”的关注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后,互联网上一片沸腾,“火星你好,中国来了!”“为祖国航天人点赞”……到处都有对中国航天人的致敬,邵春涛也接到了上百个同学好友同事以电话、微信等方式发来的祝贺。“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我很自豪,能够参与这样的重大课题。”邵春涛说。
  “航天事业是一项需要很多人参与的集体工程,需要一代一代航天人持续不断的努力,更是一项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事业。”为此,他不仅自己投身其中,还在教学中积极培养下一代、在科普教育引导更年轻的新生代。
  目前邵春涛正在与航天科技集团等部门合作,承担了新的科研项目,持续助力国家航天事业发展。他说:“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是航天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张玉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