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成商家眼中“香饽饽”

后高考经济热浪滚滚

齐鲁晚报     2021年06月21日
  全国1078万高考生,长达3个月的假期,商家紧盯这股逐渐释放的消费潜力,渴望在即将到来的暑期消费中分得一杯羹。“后高考经济”日渐升温。
毕业旅行火热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大多数高考生都会列入假期清单中的计划。携程数据显示,高考考完后,“毕业旅行”搜索量环比前一天上涨120%。“毕业旅行去哪里”登上热门话题,上海、重庆、成都、长沙、北京、济南、南京、杭州、武汉、青岛、西安、贵阳、西宁、哈尔滨等城市备受青睐。
  “自由行好过跟团游。”如今的“00后”出游更个性,也更会精打细算。“小时候跟团旅游基本都是走马观花,还要被迫去各种购物点。”考生小贺告诉记者,“自己规划旅行的话,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更自由。”记者发现,类似“800元4天游上海”“700元3天游重庆”的“穷游”攻略帖都获得了很高的评论和收藏。“省钱又好玩”成为高考生们毕业旅行的追求。
电子产品预算普遍上万
  高考结束后,不少家长选择为孩子上大学提前购买手机、电脑等。各大商家也纷纷推出优惠政策。例如华为在辽宁的线下门店推出“高考新三件套”,官网价格立减400元。
  “孩子看中的手机比我自己用的还要贵。”北方某四线城市的刘先生抱怨,“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对手机和电脑的性能要求都很高。”刘先生告诉记者,尽管现在不少商家打出优惠广告,但实际上各品牌的旗舰手机或新款机型并没有折扣。据了解,目前各国产品牌的旗舰手机价格呈上涨趋势,动辄5000元以上;电脑方面,一般的游戏本价位在5000-7000元之间,如果追求配置,甚至要2万-3万元。对不少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尽管如此,多数家长仍然愿意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
培训机构优惠拉客
  除了吃喝玩乐,不少考生也选择利用这个假期充实自己,一场“起跑线”上的比拼再度拉开帷幕。裘女士告诉记者,今年高考一结束,她就劝侄女报名学车。她表示,高考后的假期是赶超别人的好时机,希望侄女不要松懈。
  在“全民学车”的浪潮中,不少家长和毕业生都将驾驶视为未来的必备技能。考生翟宁在考试结束几天后就去驾校报名学车。他表示,“将来不一定会真的开车上路,但是驾照一定要有。”在学车的“黄金期”,各驾校也针对考生推出优惠政策。北京一所驾校的教练告诉记者,他们推出了C1和C2的速成班,价格均在4000元上下,高考生可凭准考证减免200元学费。
  有拿到驾照的学员表示,找驾校一定要问清收费内容。“有的驾校收费包含了考试费,不过可以免费再考;有的驾校要自己补交考试费,去考场练车也要额外交钱。”他提醒,报名前一定要仔细看好驾校是否有资质,以及练车的具体情况,不然就是一场折磨。
  不仅是驾考,语言类培训班也受到高考生和家长们的青睐。尽管受疫情影响,不少人打消了出国留学的念头,但托福和雅思培训班依旧火爆。例如,某培训机构推出“雅思集训班”,可根据高考英语分数享受6-7折优惠,大学四六级、小语种班同享9折优惠。“虽然现在很多学生因为疫情对留学持观望态度,但还是有人提前为留学做好准备。”上海某签证中介表示。
消费狂欢前需理性
  近年来,“后高考经济”的发展一直伴随着质疑的声音。价格欺诈、医美骗局、留学陷阱……类似消息每年考后都要“霸屏”一段时间。
  对于高三毕业生来说,刚刚走出校门,社会经验还不丰富,很容易就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尤其是教育、医美市场上的乱象层出不穷,一些商家利用学生和家长“赢在起跑线上”的急切心理,趁着毕业季猛“捞”一波。花钱容易维权难,成为不少学生和家长的苦恼。
  纵然不少人对这种狂欢式的消费有所诟病,但逐年攀升的高考人数、愈加庞大的教育市场,使得“后高考经济”的发酵成为必然。专家认为,加强市场监管,对考生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引导,才能推动“后高考经济”回归理性,形成良性的市场秩序。          据中新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