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免疫治疗,能否进行还需评估

齐鲁晚报     2021年08月01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小蒙   

  中国是肝癌大国,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90万例,其中,中国占了45.3%;2020年全球肝癌死亡病例约83万例,中国占47.1%。如此高的死亡率,最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肝癌患者中71%发现时为中晚期,治疗效果相对会较差。
  “针对中晚期患者,有局部治疗比如消融、介入,还有放疗、化疗,再加上靶向药物治疗等,虽然有部分患者获益,但仍有大多数患者没有获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肝脏病中心肝脏外科主任医师吴力群教授说,直到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制剂的出现,又给一部分病人带来了生存福音。
免疫治疗让肝癌降期
获得手术机会

  显然,免疫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领域关注的热点,前几年因为仅有费用高昂的进口K药或O药,所以大家望而生畏,获益人群特别少。而随着国产PD-1/PD-L1免疫抑制剂逐渐上市,特别是新的适用症的获批,给很多肝癌患者带来了很大希望。
  吴力群表示,经过这几年实践,发现相当一部分肝癌患者因为免疫治疗获得了长期生存机会,而相当一部分患者得到了降期,获得手术切除机会,达到了无瘤状态。
  “最近都在打新冠疫苗,一些出院10年、5年以上的病人都回来问能不能打。”吴力群说,这其中就包括一部分中晚期肝癌降期以后手术切除的患者,经过两个月到半年证明了是一个无瘤状态,完全可以接受新冠病毒疫苗的注射。
肝癌免疫治疗
要谨慎选择获益人群

  那么,国产的PD-1抗体与进口的相比,在疗效上是否有差异呢?对此吴力群表示,研究表明,目前来看国外的O药、K药,与国产的替雷利珠单抗,疗效上是差不多的。“像替雷利珠单抗作为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晚期肝癌药物,其中位总生存期(mOS)可达13个月,这个效果是相当好的。”
  吴力群表示,尽管替雷利珠单抗近80%客观缓解患者持续超过一年,但也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达到理想效果,所以选择获益人群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肝癌患者特别是复发和中晚期患者,都有肝病背景,所以剩余肝脏的状态很重要,必须有一个好的肝功能支持,而肝硬化特别重可能并不会再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因为免疫治疗也会有不良反应,可能会造成肝功能衰竭。如果患者精神状态、心理状态、体能状态很差,比如体能状态评估达到了2分以上,也不能进行免疫治疗。
  另外,免疫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毛细血管瘤,一定时间后就会消失,要注意的是发生了以后不要抠破。其他还有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可能会出现腹泻、皮疹等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