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齐鲁晚报     2021年09月23日
济宁市梁山县大路口乡孔庄小学 刘存国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德育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今社会高速发展、社会环境不断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阶段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教学的设计与安排
  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小学生的指导作用,必须重视教学的创新,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作用。例如,针对最近新闻上比较火的一个“老人倒地该不该扶”话题,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一起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小学生会自己明白,碰见需要帮助的老人,应该扶,以及怎样保护好自己。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形式,让小学生参与其中,积极地思考和讨论,从而大大提升教学的效果。
二、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主题,选取不同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例如,针对目前许多的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意识不强,很容易相信网上的一些陌生人而误入歧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组织一堂“网络安全”的学习课,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内容和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比较高, 教学的作用也会容易凸显。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来自实践,最终也将指导实践。因此,在进行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课堂拓展到实践中去,例如,在学习“感恩”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一起去附近的敬老院去看望老人,为他们捶捶腿、唱唱歌,这种体验活动,对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可以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
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道德是人类的基本涵养,孩子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必定会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优良的传统美德和严谨的法律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所以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将成为重中之重。
  总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