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的发明 模样竟像双胞胎

一科研人员被质疑用自己的成果供儿子获奖,中科院:正在处理会有结果

齐鲁晚报     2021年10月30日
  刘某阳的发明装置(左图)与其父当时所在科研所的科研成果装置(右图)外观高度一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时培磊        
  儿子获奖发明和父亲研究所成果高度相似,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被爆疑似利用自己和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供儿子获奖升学,引发热议。
  针对此事,当事人刘建国回应称,孩子中考和高考都和科创没关系,但究竟有没有帮助和指导孩子参加竞赛,刘建国并未回应。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对此表示已展开调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中科院了解到,目前中科院正在关注此事的调查结果,待调查结果出来再做进一步处理。
  据了解,2015年,当时正在合肥五十中上学的刘某阳凭借发明“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获得多个奖项,其中就包括获得了第三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三等奖。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刘某阳发明的仪器包含一个长方形的铁皮外壳,20厘米×50厘米,上面还有两个提手,总重约有10斤。“能有效地监测到所在空间里的PM2.5数值,一次能监测到十几种污染物,并且还能提着到处走。”
  根据当时的报道,刘某阳是因为以前早晨起床,有时候会看到天空是雾蒙蒙的,“我就想自己能不能发明一个装置,放在家里就能监测雾霾。”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刘某阳开始学习光学知识,并向其他人求教。“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试验终于成功了。”
  然而,该发明在名称、工作原理、外观方面,均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的一项科研成果高度一致。当时,刘建国任该所副所长,也是该科研成果所属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018年,就读合肥一六八中学的刘某阳再次凭借发明“酒驾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获得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组三等奖,并获国家专利。该发明也与刘建国2011年所申请的国家专利“激光酒驾道边在线监测系统”原理高度相似。
  刘某阳的竞赛发明背后为何会有其父亲科研成果的影子?10月26日,刘某阳的高中任课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刘某阳和父亲刘建国的专利相似是“正常”的,属于“大手拉小手”,刘某阳在发明过程中,确实得到了父亲的指导和帮助。
  儿子获奖发明和父亲科研成果高度相似,此事被报道后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质疑刘建国这是利用自己和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供儿子获奖升学,2015年的奖项是为了中考,2018年的奖项是为了高考。对此,刘建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儿子的中考和高考都和科创毫无关系,中考是通过学校里的全省拔尖考试。”
  27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官网发布声明称,该院已组织人员对此事进行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调查结果。同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也回应称,目前已启动调查,若属实,将按照大赛规则进行处理。
刘某阳在升学过程中到底有没有受惠于竞赛,这有待进一步调查。然而,对于网友最为关心的刘建国到底有没有参与儿子的竞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等关键疑问,刘建国并未做出回应。
  28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就此事联系了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据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称,此前官方网站已经挂出了就此事的声明,目前研究院正在调查,最新的进展需要询问新闻科室的相关人员,但记者先后多次拨打该研究院新闻科室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这期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多次拨打刘建国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同样无人接听。
  29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中科院正在关注此事的调查结果,待调查结果出来再做进一步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