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沉默的杀手”

平均每十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中招

齐鲁晚报     2021年12月26日
  慢性肾脏疾病起病隐匿、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医疗费用昂贵,不仅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也为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12月24日下午,“肾爱同行·关爱你我——齐鲁肾友分享会”走进济南市中心医院,肾脏病/血液净化科副主任医师吴春玲、副主任护师姜惠丽系统介绍了慢性肾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等知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刘通

慢性肾病治疗
是一个“长期工程”

  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由于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知晓率、早期诊断率和治疗率均很低,也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据统计,全球慢性肾脏病患者达8.5亿,平均每十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有慢性肾脏疾病。对于大部分肾病患者而言,除肾脏移植外,只能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因此慢性肾病治疗对每一位肾友及家属都是一个“长期工程”。
  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原因与遗传、自身机体免疫反应在内的多种因素有关。如生活中部分人生病后总喜欢服用抗生素药物,这极易对肾脏造成药物性损伤。避免随意用药、定期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出现少尿、浮肿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是预防肾脏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比普通人,血液透析患者更容易出现疲劳、失眠、抑郁、焦虑等症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济南市中心医院肾脏病/血液净化科副主任护师姜惠丽介绍,“所以大多数透析患者,都需要家属、护理人员进一步关怀。”
  姜惠丽表示,实施护理干预后,透析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较干预前都会有显著性进步,生活质量与回归社会能力也会明显提升。
五个好习惯
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姜惠丽介绍:“血液透析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动静脉内瘘自我维护、控制血压体重、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适度运动、均衡营养等五个方面进行自主观察与护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肾友可以每日触摸动静脉内瘘,通过感觉是否有震颤对自己进行健康监测。
  同时,肾友或家属还可以借助听诊器听动静脉内瘘杂音。
  “若出现震颤或杂音减弱,就有可能发生内瘘堵塞,家属和患者就需要引起注意。”姜惠丽提醒,肾友生活中还要避免内瘘侧肢体提重物、戴首饰、剧烈抖动等。
  血压过高会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血压过低会引起透析治疗中四肢抽筋、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以及内瘘闭塞。因此,监控血压、体重变化,对每位肾友来说十分必要。
  “部分肾友迷信偏方,胡乱服药,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姜惠丽表示,肾友在治疗过程中务必遵循医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降低感染风险。运动可以帮助血液透析患者改善钙磷代谢、防止肌肉萎缩、提高心肺功能、控制血压和血糖、促进透析充分。
  血液透析患者的运动频率可以保持在每周3至5次,每次30到60分钟,运动时间可以选择非透析期饭后2小时或睡前1小时,也可以选择透析治疗过程的前2小时或治疗过程中。”姜惠丽提示,肾友需选择中低强度运动,如颈关节、上下肢关节、髋关节的灵活性运动,慢走、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透析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空中踩脚踏车。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肾病患者还要注意各项营养均衡。“一些肾友日常饮食中过分限制蛋白质摄入,或者对能量摄入重视不足,都是营养治疗中的误区。”姜惠丽介绍,“能量摄入充足,身体才能有效地利用摄入的蛋白质,保持充足的营养储存。否则,会使体内蛋白质因提供热量而分解,增加毒素。”
限水先限盐
清淡饮食很重要

  对慢性肾病患者而言,控制每日水分十分重要。济南市中心医院肾脏病/血液净化科副主任医师吴春玲向肾友分享了日常限制水量摄入的技巧。
  “限水首先要限盐,盐分摄入增多,人就容易感到口渴,对水分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肾友做饭时,可以用带香味的菜或香料替代盐以增加饭菜的味道,减少盐分摄入。”吴春玲提醒说,任何食物中都有水分,血液透析患者每日总进液量应为前一天尿量加500到700毫升。进液量除肾友直接喝掉的水和饮料外,还包括食物和服药过程中吸收的水分。
  除了清淡饮食外,吴春玲还建议,口渴时可以在嘴里含冰块或用冰水漱口,减少口渴引发的不适。此外,饮水容器的选择上,肾友最好选用带刻度的小杯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