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身体八处容易冻出病

齐鲁晚报     2021年12月26日
  血管:遇冷收缩易脑卒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罗巍认为,天冷是脑血管疾病高发的祸首。
  天冷血管收缩,引起血管痉挛变窄,血液通过时所需力气加大,血压升高,容易出现脑卒中。
心脏:诱发心脏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指出,在寒冷环境里,人体会做出一系列生理性调整来维持体温,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需要更用力地泵血,这样的调整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此外,寒冷会让人感受到更多的情绪压力,也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
肠胃:溃疡疾病高发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傅志泉指出,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有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交替都是高发期,寒冷的冬季尤其要注意养胃。胃痛、腹部不适,消化能力降低,这时进食生冷食物就会引起或加重胃部不舒服症状。
鼻子:引发感冒、鼻炎
  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姜志辉介绍,秋冬季节冷空气来袭,就会对鼻黏膜造成刺激,鼻腔发痒、喷嚏不断,感冒风寒接踵而来。由于气温下降而着凉,抵抗力较弱的人很容易患上急性鼻炎,同时也容易导致急性鼻窦炎。
膀胱:出现尿失禁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成君表示,寒冷对膀胱有直接刺激,致使膀胱过度活动,表现出尿频、尿急甚至尿失禁等症状。
关节:容易感到不适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温建民指出,“患上关节炎,关节就会像个气象台,明天要刮风、降温,今天就会有感觉。”
  温建民解释,风大、寒气大、湿气大侵犯人体时,就可以引起机体功能降低、血液循环降低,而血液循环降低可以引起关节滑膜滑液代谢、关节液代谢产生一些障碍,引起体内酸性物质沉着,又排泄不出来时,就会造成神经刺激,引起疼痛。
肺部:当心肺炎、慢阻肺
  南京市疾控中心一项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人的呼吸道对气温骤降更敏感。该市7年间因肺炎、慢阻肺等死亡的人群中,93.6%都是该年龄组的人。呼吸系统疾病与冷空气活动关系密切,高发期一般在降温的3—5天后。
眼睛:诱发青光眼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医师黄学林介绍,气温降幅较大时,容易使人体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它通过干扰植物神经而干扰血压,进而造成眼压波动,如果长期如此,会最终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小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