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总头痛

齐鲁晚报     2022年01月18日
  抛开影视、戏剧和小说等文艺作品,单看三曹诗集,曹操不仅是魏晋时期第一位诗人,更是世间头等的诗人。假如我们从医生的角度看《三国志》,又可以将他定位为一名特殊的病人。与林黛玉不同,曹操不是虚构的人物。但想透过历史的迷雾,看清楚这位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所罹患的疾病,比看清他的历史面孔还要困难。

  □孔令秋 

曹操病史
  患者曹操,老年男性,起病急、病程长(持续20余年)、病情重,反复发作。
  建安五年(时年40岁左右),患者开始反复出现难治性头痛,是否具备周期性、节律性未知。常伴幻听、幻视。症状多于劳累、情绪激动等状态下出现。
  当地医生华佗诊断为“头风”,予以针灸等治疗可缓解,每次缓解后不残留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既往体健,赤壁之战前后有“瘟疫”接触史。不吸烟,常饮酒,酒量不详(当时皆是低度酒)。无放射及毒物接触史。有被迫害妄想症,睡前常念叨“总有刁民想害朕”。
  早婚早育,育有25个儿子、6个女儿;无明确家族遗传病史。
  初步诊断:慢性头痛原因待查。
  鉴别诊断:①高血压病②颅内占位③颅内感染④慢性闭角型青光眼⑤功能性头痛
  诊疗方案:针灸、当归汤加减,必要时利斧劈开头颅进行外科手术。
鉴别诊断
  1.高血压病
  《医林绳墨》载:浅而近者,名曰“头痛”;深而远者,名曰“头风”。所以,头风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剧烈头痛。
  不可否认,曹操的症状与恶性高血压之间是有雷同的。尤其嗜铬细胞瘤,其所致阵发性血压波动,完全可以导致头痛、目眩等症状。但假以时日,也会导致儿茶酚胺心肌病、急进性肾功能衰竭。若是该病,在当时医疗条件下,存活20多年是有难度的。
  曹先生一生颠沛,东征西讨,且弓马娴熟,身体倍棒(一口气生30多个孩子),吃嘛嘛香,不像被恶性高血压折磨过的身子骨。原发性高血压一般没有症状,或缺乏特异性。很少有高血压导致的20余年反复头痛、不选择降压治疗而平稳度过的个案。比如罗斯福总统的收缩压总是大于200mmHg,但因为没有症状,当时没人意识到血压需要降低。他的医生甚至还对外宣称“总统身体棒棒哒”,几个月后罗总统死于中风。所以,曹操先生“可能”患有高血压。毕竟他持续性劳心劳力,间断性气急败坏,作为文艺工作者,酒色方面也丝毫不含糊,这都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但正如前面所述,他没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其他证据,临床症状也不完全符合。除非没有其他更有说服力的疾病,高血压不作为第一诊断。
  2.颅内占位
  脑瘤有良性恶性之分,恶性发展快,病程短,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出现,并且进行性加重,带瘤存活20余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良性发展慢,病程长,患者可能没任何症状,也可能随着肿瘤生长,影响到脑部血液循环,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造成颅内积水或脑水肿,甚至会发生脑疝,并危及生命。虽然良性肿瘤存活期可能大于20年,但症状应进行性加重,不会以反复发作、不残留神经功能障碍为表现。同样,我们也不能以华佗想要用斧子砍开头颅进行手术,便断定曹操先生一定就“脑壳有包”。
  3.颅内感染
  曹操与《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同处于东汉末年。后者撰写医书时,正好是瘟疫横行的年代。史书记录这场瘟疫: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间生民殆尽。比至小康,皆百死之余耳。
  吴宇森的电影《赤壁》中,曹操的兵士死于这场流行性出血热的不计其数,所以他们把尸体顺江漂流,并取了一个带恐怖色彩的名字叫“送鬼兵”,以达到借助尸体对东吴进行“细菌战”之目的。
  虽然曹操有疫区接触史,但连续20余年都受传染病侵害,却轻松活下来的概率几乎为零。即便他不是流行性出血热,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导致的死亡率极高,且症状与之完全不符。
  4.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原发性青光眼的一种,大多是双眼发病,且都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该病受情绪影响很大,当患者情绪剧烈波动时,血管运动神经紊乱,使结膜充血水肿;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散大。这些改变均可使虹膜根部涌向周边、阻塞房角,直接导致眼压剧增。患者会产生头痛、目眩等症状。所以,很多眼科医生认为曹操患有闭角型青光眼,但他们忽视了该病可能令人失明,却不会致命。若从一元论角度而言,这一推断亦不能成立。
  5.功能性头痛
  以上所说,有的是器质性头痛的范畴,有的是非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头痛。但从发作的病程长达20余年,且反复发作的特点看,患者症状更符合功能性头痛。这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其病因和病理机理都不甚明确。而且这些头痛可能因情绪诱发,针灸等物理治疗确实对其有效。疼痛程度大小不一,严重者会影响睡眠,甚至在疼痛时出现幻听。
  肯定有人要说,即便功能性头痛临床表现与曹操神似,但是这类疾病却不致命,若用一元论解释,肯定说不通。列位看官,你们肯定忽视了一种心脏疾病所致的偏头痛: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其实是心房原发隔与继发隔之间的一个缝隙。由于这个解剖结构的存在,当情绪激动等其他原因导致胸腔内压力过高时,可能会导致心房之间出现右向左的分流。因静脉血中化学物质,如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较多,在分流后会导致脑血管扩张出现偏头痛。
  除功能性头痛外,卵圆孔未闭是更大的潜在风险,会导致血管栓塞。即来自下肢深静脉或右心系统的血栓,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系统,继而导致外周动脉尤其是脑血管栓塞。
死亡原因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公元220 年),曹操长途跋涉,班师回朝。因长时间鞍马劳顿,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脱落,通过开放的卵圆孔暗度陈仓,最终栓塞出现在大脑中动脉,随即病逝,享年66岁。
  是年10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据《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公众号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