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火速申请入盟,欧盟这碗水能端平吗

齐鲁晚报     2022年03月16日
  齐鲁晚报记者 赵恩霆

  欧盟成员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0日至11日在法国举行,会议通过《凡尔赛宣言》,欧盟将进一步深化与乌克兰的伙伴关系。尽管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都对乌克兰入盟表达了积极态度,宣称欧盟的大门始终为其敞开,但并不会为乌克兰“开后门”。
  2月24日,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俄乌战事爆发。2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申请加入欧盟的文件,呼吁欧盟启动特殊程序迅速吸纳乌克兰。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从波罗申科到泽连斯基,亲西方的乌克兰政府铁了心要“一边倒”,既寻求加入欧盟,又想加入北约。
  而8年前乌克兰危机的导火索,就是当时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府突然叫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引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最终导致亚努科维奇下台出走俄罗斯。正是从那时开始,俄罗斯与西方围绕乌克兰展开激烈博弈和对抗。
  当年,接替亚努科维奇的波罗申科政府,上台伊始就在2014年3月和6月与欧盟先后签署联系国协定的政治部分和经济部分。同年9月,欧洲议会和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批准了该协定。2017年7月,该协定获得欧盟所有成员国议会批准。同年9月,乌克兰与欧盟联系国协定正式生效。
  俄乌战事成了乌克兰寻求加快入盟脚步的催化剂。但在这一问题上,乌克兰自己着急没用,关键要看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态度。乌克兰提交申请文件后,欧盟内部随即出现两种不同声音:波兰、立陶宛等中东欧8个国家表态支持立即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并启动成员国资格谈判;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则反对在当下俄乌冲突之际启动乌克兰入盟程序。
  这是新老欧洲国家之间矛盾分歧的最新表现。冷战结束后,欧盟经历了4次扩员,其中2004年的第二次扩员规模最大,10个新成员中有8个是中东欧国家。实际上,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三次扩员,主要对象就是中东欧国家。
  大规模扩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欧盟内部越发不均衡,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上。这种失衡导致大量中东欧成员国民众向西移民,而移民问题则是英国“脱欧”的影响因素之一。
  这种失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放大,并引发新老欧洲国家之间在其他问题上的矛盾分歧。比如,2014年至2015年席卷欧洲的难民危机,以维谢格拉德集团(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明确反对欧盟关于分摊安置难民的计划。
  2017年3月欧盟春季峰会前后,“多速欧洲”——以不同步调推动欧洲一体化继续发展的论调重新出现。在2017年2月的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未来可能出现一个“多速欧洲”;在同年3月初的欧洲议会全会上,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公布的欧盟未来白皮书中,包含建设“多速欧洲”设想;几天后,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四国领导人举行非正式会谈,表态支持“多速欧洲”。但这一提法遭到中东欧国家的明确反对,折射出西欧与中东欧成员国之间的裂痕。
  乌克兰问题将这一裂痕再度公开化,不仅如此,在对待俄罗斯的态度上,新老欧洲国家之间也存在明显“温差”:法德等西欧国家尽管也在欧盟框架下对俄实施制裁,但仍主张正视俄罗斯的诉求、与之展开接触和对话,尤其是在欧洲能源短期内仍难以摆脱对俄依赖的情况下;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等中东欧国家则更干脆地反俄,并在近些年来一直处于北约与俄罗斯对抗的一线。
  在上周结束的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除了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明确支持乌克兰快速入盟外,其他欧盟成员大都态度谨慎。法国总统马克龙明确表示,短期内不支持乌克兰入盟;荷兰首相吕特说,在乌克兰入盟问题上不存在所谓快速通道。
  在这个问题上,不仅内部意见不一,欧盟还要考虑其他排队等待入盟的国家。乌克兰提交入盟申请文件后,3月3日,格鲁吉亚总理加利巴什维利、摩尔多瓦总统桑杜分别签署申请加入欧盟的文件,其中格鲁吉亚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
  显然,这两个与乌克兰类似,都处于俄罗斯与西方缓冲地带的国家,都想借乌克兰问题搭上入盟的便车。但在它们之前,已经有土耳其、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和黑山等国在排队了,尤其是土耳其,该国早在1999年就成为欧盟候选国,但谈判至今没有进展,正式入盟遥遥无期。
  这样一来,如果欧盟给乌克兰“开绿灯”,不仅会引发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的不满,还会激怒土耳其等其他已经具有候选国资格的国家。另外从现实来看,乌克兰目前处于战争之中,并不符合入盟条件;从地缘政治方面来讲,欧盟已经通过多轮对俄严厉制裁表明对乌克兰的支持,此时再硬生生吸纳乌克兰,这种姿态势必会加剧欧俄关系恶化。在欧洲能源价格暴涨、通胀率飙升,而俄方发出“断气”威胁的背景下,欧盟必须小心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