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的家长们

齐鲁晚报     2022年07月25日
  □赖学香

  叮咚叮咚,晚餐时手机响不停,是曹妈。她的信息像炸药:“老师,女儿回来一直哭一直哭,说她被欺负了。”
  欺负是大事,我劝她不要急,明天到校立刻处理。
  然而我的信息还没打完,微信群里的家长们已经加入讨论:“太可怕了吧,谁这么大胆?”更多家长告诉我:“老师,你一定要处理,如果放任下去……”后头的话不必她们提醒,我心里有数,以现在网络信息流通之快,处理不当,我很快就会直攻报纸头版。
  应该怎么办?脑里想法如乱马奔腾,是找双方家长来,还是先听一方说法?问的口气要怎么样?如果孩子不说实话呢?想了又想,干脆爬起来写备忘录,免得事情越处理越糟。
  第二天一早,打开手机,我们的家长群竟然讨论到深夜。凌晨最后一则信息是曹妈,有人提到要不要来抗议,更热心的家长已经把转学、转班好坏的分析都列出来……
  不过,一直没看到被指控小朋友家长反应,这是风雨前的宁静吗?
  到了学校,我把孩子找来。指控的孩子说是对方在微博里骂他,叫大家不要跟他玩,说到这里,泪如雨下。唉呀,果然像是网络暴力了。被指控的孩子也很生气,说是指控他的孩子借了东西都不还,已经跟他提过很多次,但是他就一直赖一直赖,他才会贴出那篇文。
  事情水落石出。指控的孩子答应,他会把玩具车带来还;被指控的孩子道了歉,最后两人握手言和,没事了。
  我以为没事了,回家一看,哇,家长群里好精彩:有人发送了一堆教养文章链接,有人教大家如果老师不处理这样的事件,要如何“家长当自强”,还有人指导怎样让孩子不被排挤云云。
  叮咚叮咚,手机还在响,信息实在太多又太快,大家扮起网络柯南,连被指控孩子的家庭生活都遭到起底了。我赶快把事情处理结果跟大家报告,也请家长多注意孩子网络礼仪。
  信息流通很快,稍一不慎我们都可能被几句话给导到错误的方向。想当年家庭访问还流行,人与人面对面,讲起话来总还留有余地,稍带情面;现在三言两语赖来赖去,略有字面犹豫就带来负面情绪。
  关上手机时,突然有点怀念起,让孩子带着,翻山越岭找家长的感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