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造“组团”,未来可期

齐鲁晚报     2022年09月17日
  记者 张九龙        

  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会场,汇集了国际、国内手造精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依文·中国手工坊等一批国内知名手造品牌参展,浙江、广东、陕西等省市的一批手造品牌企业也都精彩亮相。此外,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会场还重点推出“好品山东·伴手礼”专区,汇集新文房四宝及全省多项文创设计大赛最具代表性的创意手礼,展示“好品山东”文化内涵。
  在济南泉城路附近的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这座集销售、研发、会展、孵化、研学为一体的“社交型”手造产业园刚一亮相,就引发了大家的好奇和关注。“手造精品”“齐鲁手造”“手造会展”“手造研学”,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聚合了纷繁悦目的体验场景,手造薪火相传的赓续发展和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手造,源自非遗、传统手工艺。对于很多山东人来说,非遗、传统手工艺,不仅仅是一门古老的手艺,更是在齐鲁大地上传承千年的生活美学,是代表山东文化形象响当当的招牌。名扬海内外的鲁菜彰显了“文质相含”“以物比德”的儒家造物观;临沭柳编、胶东纸笸箩蕴含了“节用为本”“致用利人”的朴素造物思想;博山琉璃、莱芜锡雕体现了“尊礼造物”“制器尚意”的造物理念;曲阜楷木雕、东昌葫芦画则呈现了“象法天地”“道器合一”的造物哲理……
  手造更是许多山东人安身立命、发家致富的本领。据统计,当前山东共有各类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119万个,直接从业人员350余万人。潍坊风筝、博山琉璃、临沭柳编、德州黑陶等已成为誉满海内外的“山东手造”名片,泰山桃木雕刻工艺品、铜金蟾铜器、黄铜工艺品、持棠无火香薰、香氛蜡烛等产品作为“山东手造”的优秀代表入选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
  由此可见,深耕人文沃土,推动文化“两创”,既是始终扛在肩上的责任担当,也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推动产业振兴的必然选择。今年3月初,山东正式启动“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提出发挥山东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通过创意新造,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打造“山东手造”传统手工艺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手造产业,推动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而本次展会,既是对前期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一次全力推动。
  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让“山东手造”站在“C位”,让世人重新审视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的实力和活力。更为难得的是,展会突出沿黄、沿运河区域交流合作,围绕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设置了沿黄手造、运河手造展区,集中展示沿黄省区、大运河沿线省市优秀手造品牌及产品,推动区域文化交流,深化产业对接合作。此外,俄罗斯、法国、韩国等多个国家的企业或驻华代表也来到泉城,展示各国特色手工艺品、文创产品及知名文化IP,推动手造“走出去”与“引进来”,符合文化发展和传播规律。
  一辈辈、一代代手造工匠艺人在学艺、创作、创业、守业、传业过程中,展现了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匠人风骨,演绎了敢想敢拼、勇于创新的匠人精神,更内生出创新创意、与时俱进的产业基因。从展会情况看,手造有看点、有热点、有潜力,全力以赴推进“山东手造”发展,是文化大省的责任担当,未来可期。
  9月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在济南开幕。做工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悠久的非遗文化、独具匠心的手造产品、富有异域风情的全球好物、创意十足的文创伴手礼、活力澎湃的数字文化产品、高端智能的文旅装备等,吸引大家驻足观看。
  如果评选本届展会的“热词”,那么“手造”一定名列前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