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运动真的有害健康吗

为什么一些看起来很健康的人会发生猝死

齐鲁晚报     2022年10月21日
  记者 于梅君
  近日,53岁华为高管丁耘“死于28公里长跑”的新闻,再次引发人们对于猝死的关注。这些年,关于中青年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人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也在反思,猝死为什么呈年轻化趋势?表面看来很健康的人,为什么会突然被死神夺命?“过度运动”真的有害健康吗?
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人猝死倒下
  猝死,一个经常听到的词,但很多人都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肆意挥霍健康。其实猝死远比你想中离我们更近,它看起来是突然发生,实际上却是“蓄谋已久”。
  据202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我国现有心血管病患者3.3亿,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也就是说,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我国每年会发生54.4万例心脏性猝死,大约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猝死倒下。
  心血管疾病高发背后,意味着猝死离每个人并不遥远。发表在《中国急救医学》上的研究发现,猝死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57.76%),第二位是肺源性猝死(21.63%),之后是脑源性猝死(9.21%)。30岁~63岁的中年人,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
  不少人虽然表面看不出毛病,但身体已有一定的病变基础,比如潜在血管、心脏问题等。在很多人的体检报告上,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因为多数是轻度,人们普遍认为,这并无大碍。然后,大鱼大肉、熬夜、饮酒依旧。殊不知,疾病正悄悄发生进展,成为心血管病的“帮凶”。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等。”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表示,一旦“三高”得不到控制,就会逐渐对动脉血管造成伤害,并逐渐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更可怕的是,三高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患者多没有典型的症状表现,所以,所谓的健康者猝死,只不过是“看起来”很健康而已!
为什么猝死的偏偏是TA?
  研究发现,30岁以上人群中,50%有动脉粥样硬化。60岁人群,80%—90%有动脉粥样硬化。80岁以上,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更高。
  什么人容易发生血栓?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进刚说,有易损斑块的是高危人群。如果把斑块比作饺子,饺子皮特别厚,馅儿很小,一般认为是稳定的斑块。如果皮比较薄,馅儿很大,说明有炎症,是胆固醇积聚的脓包,一旦破裂,就很容易长血栓。
  研究发现,无症状斑块破裂,其实广泛存在,总体来说有10%—20%的人会发生无症状斑块破裂。这说明动脉粥样硬化很常见,斑块破裂也很常见,这些人往往没有任何症状。
  为什么偏偏是某些人发生了猝死?杨进刚说,心脏病有7个比较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抽烟、运动不足、不健康饮食。如果某人有动脉粥样硬化,也有斑块破裂,此外,还久坐不动、熬夜、吸烟、生气、压力大及患有其他感染性疾病,那么在斑块破裂时,血液还同时存在高凝状态,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但如果不去触碰这些导火索,结果可能不会这么严重。
  发表在《中国急救医学》的研究也指出,猝死的诱因主要为情绪激动(26%)、劳累(25%)及血容量改变(8.95%),其次为饮酒、过饱、轻微损伤等。此外,长期熬夜、紧张、压力大等也可能诱发猝死。很多猝死的中青年,看上去身体健康,但因长期饮酒、高热量饮食、久坐不动、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慢慢侵袭,可能在血管壁及血管外侧,已有大量脂质斑块沉积,如同在体内埋下了多个不定时“炸弹”。之后在一次过度疲劳、大量酗酒,甚至是情绪剧烈波动或剧烈运动后,就可诱发急性心梗。

体检能发现高危因素吗
  有人会问,能不能通过做冠脉CT等检查及早发现猝死迹象?杨进刚说,猝死之所以猝不及防,还体现在目前不管是做哪种体检,几乎都不能发现,也不能预测是否会发生心梗。
  这是因为冠心病本质上属于血管壁疾病。对于血管壁,常规的体检无能为力。虽然目前有一些比较专业的检查手段,如造影时做FFR(血流储备分数)、IVUS(血管内超声),这些检查能够发现斑块,但即便发现,也不能预测什么时候会发生破裂,形成血栓。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刘兴鹏教授介绍,绝大多数猝死其实都发生在血管狭窄小于50%的时候。一般来讲,血管要堵到75%以上,才会有症状,比如心绞痛。很多年轻人,血管堵塞不到50%,完全没有症状。那既然血管没堵,为什么还会发生猝死呢?
  刘兴鹏说,医学上有个学名,叫血管痉挛,大家可以理解成血管抽筋了。对年轻人来说,血管可能已经有了一点问题,虽然不严重,也没啥症状,但是让诱发因素一刺激,比如抽很多烟、连续熬夜、喝很多引起兴奋的饮料、情绪激动等,血管发生痉挛,原本还算畅通的管腔,拧巴得没有一丝血液能通过。心脏没了血液供给,就像汽车没了油,瞬间停摆,猝死就发生了。
  而且,这些诱发因素的影响,不是“加法”的关系,而是“乘法”的关系。假如说抽烟会使猝死风险增加,熬夜也会使猝死风险增加,但某人既抽烟又熬夜,猝死风险便不是简单的1+1,而是指数级增长。这提示我们,控制好每一项诱发因素和风险因素,对避免猝死都非常重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郭军教授强调,一旦出现胸部不适、严重胸口憋闷、冒大汗,持续半小时不能缓解,就需要警惕,马上就医。万幸的是,冠心病发生概率只有8%,心梗、猝死其实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因此,也不必过于担心。

过度运动该“背锅”吗
  53岁华为高管丁耘“死于28公里长跑”的新闻让人唏嘘。生命在于运动,但为什么还会导致猝死?
  “运动性猝死并非简单的运动过量,而是在运动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对呼吸、心跳和神志等生命体征的损伤,最终压垮了整个身体。”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理生化分会会员李荀博士介绍,猝死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而且从发病到死亡也就在几十秒、几分钟之内,这是运动性猝死最重要的特征。
  李荀指出,过度运动发生猝死,多数情况与心血管系统或脑部血管畸形和心肌疲劳等因素有关;而有的器官畸形,如果不做专门检查无法发现,如同“定时炸弹”,出现猝死实际上是一个量变蓄积的过程,某一次运动或运动的负荷强度,仅是导火索,引爆了“炸弹”。
  李荀提醒,对于猝死,现在科技还无法做出准确预判,不管是运动员还是普通人,面临的危险几率都是一样的。因此,一旦身体或心前区有不适或疼痛的感觉,要立刻停止运动。




上一篇 下一篇